“星火之盟”的成立,如同在冰冷死寂的归墟之海深处,点燃了一座永不熄灭的熔炉。希望的火焰不再飘摇,而是凝聚成了足以灼伤黑暗的炽热光团。然而,盘踞在“深渊之眼”深处的混沌意志——“古噬之痕”,绝不会坐视这团火焰的壮大。

短暂的平静,更像是风暴降临前的窒息。联军与星骸部族的联合探测网络,清晰地捕捉到“深渊之眼”内部能量活动的急剧攀升,那搏动的猩红光芒愈发急促,裂痕中涌动的黑暗粘稠得仿佛要滴落,一种更加深沉、更加狂乱的恶意正在其中酝酿。

“它在积蓄力量。”墨渊站在“镇渊号”扩建后的联合指挥中心内,凝视着主屏幕上那令人不安的星核影像,语气凝重,“下一次攻击,绝不会再是散兵游勇般的触须和实体。它可能会尝试……更大范围的法则污染,或者……直接冲击我们的联合意识。”

他的判断,让在场的云胤、焰心、岩砮等高层神色凛然。混沌最可怕之处,在于其对“秩序”根基的腐蚀。若联军将士的意志被大规模污染,再坚固的防线也会从内部瓦解。

“不能再被动防御了。”焰心熔金般的瞳孔中火焰升腾,“必须在它完成蓄力前,建立起一道能够主动遏制、甚至局部净化混沌的防线!‘秩序锚定器’的进度如何?”

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墨渊。这项融合了三方技术精华、旨在创造局部“秩序领域”的终极防御/辅助装置,是应对未来决战的关键。

墨渊调出了研发进度全息图。一个复杂到令人眼花缭乱的立体结构正在缓缓旋转。其基座由玄渊最顶尖的源纹师刻画,无数细密的符文构成了能量流转与法则定义的底层框架;框架之上,镶嵌着赤炎提供的、经过特殊处理的“秩序之火”结晶,作为净化与稳定的核心能源;而整个装置的外层结构与能量发射阵列,则采用了星骸部族提供的、能够与星辰之力共鸣的“星核共振合金”,确保其发出的“秩序波动”能够最大程度地干扰混沌法则。

“理论模型已完成百分之九十七,核心部件正在由三方工匠联合锻造。”墨渊汇报道,“最大的难点在于,如何让三种截然不同的能量体系在装置内部达成完美共振,而不是互相冲突。这需要极其精密的能量调和与……一次成功的实测试验。”

“试验?”岩砮粗声粗气地问,“拿什么试验?再去找些混沌触须来挠痒痒吗?那玩意不顶用!”

“不。”墨渊摇了摇头,目光投向星图,锁定了一片位于联军当前控制区边缘、被标记为“重度混沌污染区”的破碎星系,“我们需要一个足够分量的‘试验场’。那里,曾经是一个小型恒星系,如今已被‘古噬之痕’的余毒彻底侵蚀,空间结构脆弱,法则混乱,甚至开始自发孕育低级的混沌畸变体。如果‘秩序锚定器’能在那里成功展开并稳定运行,证明其足以对抗高浓度混沌环境,我们才能将其用于最终决战。”

那片星域,被星骸部族称为“腐化之巢”,寻常战舰根本不敢靠近,即便是他们,也只在边缘进行过短暂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