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仓城机关退强敌 驰道伏兵陷危局

“大人,前面的路面不对劲。” 蒙武突然勒住马,指着地面——路面上的碎石被人动过,边缘还有新鲜的泥土,显然是有人在这里设了埋伏。阿禾立刻下令,让队伍停下,派几名精锐去前方探查。

精锐们刚走了几步,就听到崖顶传来一声哨响,无数巨石和滚木从崖顶滚下来,朝着队伍砸去。“是埋伏!快躲!” 阿禾大喊,指挥队伍退到旁边的避风洞——那是陈墨当年修驰道时,为了躲避山洪挖的,正好能容纳所有人。

巨石和滚木砸在驰道上,发出震天的响声,路面瞬间被砸得粉碎。埋伏在崖顶的死士见没砸到人,纷纷拿着弯刀,顺着绳索滑下来,朝着避风洞冲来。“杀!保护大人和残页!” 蒙武挥舞着长刀,率先冲上去,吕部旧部们紧随其后,与死士展开激战。

蜀地百姓们虽然没受过训练,却也拿起随身携带的锄头和镰刀,对着死士砍去。李山的儿子李石,拿着一把砍柴刀,死死缠住一个死士,虽然手臂被划伤,却不肯松手:“我爹说,陈先生是好人,你们这些坏人,别想伤害陈先生的弟子!”

这场埋伏战持续了一个时辰。当最后一名死士被砍倒,众人瘫坐在地上,浑身是血,却紧紧护着身边的人。阿禾看着受伤的百姓和旧部,心里满是愧疚:“对不起,是我没提前察觉,让大家受了伤。”

“大人别这么说。” 蒙武擦了擦脸上的血,“我们能打赢,多亏了陈先生留下的避风洞。若不是陈先生有远见,我们今天恐怕都要葬身在鹰嘴崖了。” 阿禾点点头,心里对陈先生的敬佩又多了几分——陈先生当年修驰道时,不仅考虑了交通,还考虑了防御,这些看似普通的设计,如今都成了守护大秦的屏障。

可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一阵马蹄声——是赵高派来的另一队精锐,人数足有五千,他们堵住了避风洞的出口,将阿禾一行人团团围住。“阿禾大人,投降吧!” 为首的将领拿着一把长剑,对着洞里喊道,“赵高大人说了,只要你交出《吕氏春秋》残页,归顺大人,就饶你们不死!”

阿禾握紧怀里的残页,眼神坚定:“休想!我就算是死,也不会让你们拿走残页,不会让赵高的阴谋得逞!” 他转身对蒙武和百姓们道:“兄弟们,我们虽然被围,但避风洞易守难攻,他们一时半会儿攻不进来。我们只要坚持到咸阳的援兵来,就能出去!”

蒙武点点头,立刻组织旧部和百姓,加固避风洞的入口,准备迎接接下来的进攻。阿禾看着洞外的精锐,心里却有些担忧——他们的粮食和水不多了,最多只能坚持两日,咸阳的援兵能及时赶到吗?

咸阳的宫城里,老宦官正拄着拐杖,在典籍库的暗格里仔细搜查。自从知道赵高想烧典籍,他就一直在这里巡查,生怕错过任何蛛丝马迹。突然,他的拐杖碰到了一块松动的青石板,石板下面露出一个小小的木盒——里面装着一把青铜钥匙,钥匙上刻着“典籍库”三个字,还有一个细微的“赵”字。

“是赵高的钥匙!” 老宦官心里一沉,他立刻拿起木盒,朝着胡亥的寝宫跑去。刚跑到回廊,就看到赵高带着几名亲信,朝着典籍库的方向走去,他们手里拿着火把和油桶,显然是想烧典籍库。

“公子!不好了!赵高要烧典籍库!” 老宦官大喊着,加快脚步。赵高听到声音,回头一看,看到老宦官手里的木盒,脸色骤变,立刻下令:“抓住他!别让他把钥匙交给胡亥!” 亲信们立刻朝着老宦官冲去。

老宦官知道自己跑不掉,他猛地将木盒塞进怀里,然后朝着旁边的柱子撞去——他宁愿死,也不能让赵高拿到钥匙,不能让陈先生留下的典籍被毁。“砰”的一声,老宦官撞在柱子上,鲜血顺着额头流下来,却依旧死死护着怀里的木盒。

“公公!” 胡亥听到喊声,带着禁军赶来了。他看到倒在地上的老宦官,又看到拿着火把的赵高,瞬间明白了一切。“赵高!你竟敢想烧典籍库,毁掉大秦的文脉!你可知罪?” 胡亥的声音带着帝王的威严,眼神里满是怒火。

赵高却冷笑一声,举起手里的油桶:“胡亥,你以为你能拦住我?典籍库今天必须烧!只要典籍毁了,大秦的文脉就断了,到时候,百姓们只会服从我,大秦就是我的了!” 他说着,就要把油桶扔向典籍库的大门。

小主,

“住手!” 李斯带着学士们赶来了,他们手里拿着装满松烟墨的漆盒,对着赵高的亲信撒去。松烟墨的清苦气味弥漫开来,亲信们被呛得连连咳嗽,手里的火把也掉在了地上。胡亥趁机冲上去,一把夺过赵高手里的油桶,将油倒在地上。

赵高见阴谋败露,转身就要跑,却被禁军拦住。“把他抓起来!押赴廷尉府,严加审问!” 胡亥下令。禁军们立刻上前,将赵高捆了起来。赵高挣扎着,嘴里骂道:“胡亥,你别得意!我还有后手!荥阳的伏兵已经到了,扶苏很快就会完蛋!你们的援兵也被我的人围在鹰嘴崖,插翅难飞!大秦,早晚是我的!”

胡亥心里一沉。赵高的伏兵到了荥阳?阿禾被围在鹰嘴崖?他立刻下令,让禁军统领带着两千精锐,去鹰嘴崖支援阿禾;同时派使者快马加鞭去荥阳,告知扶苏赵高的阴谋,让他小心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