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锦绣良缘之换嫁风波3

第二日去正院请安,周夫人果然又寻了由头发难。这次是说苏静瑶奉茶时水温不对,烫了她的嘴。

苏静瑶吓得脸色发白,连忙跪下请罪。

周煜再次上前,先是请罪:“母亲息怒,是儿子疏忽,未曾叮嘱仔细。”然后话锋一转,对周夫人身边的大丫鬟道:“母亲入口的茶饮,以后需得更经心些。若是下人伺候不周,母亲只管打发出去,切莫气坏了身子。”

他绝口不提是苏静瑶的错,反而把问题引到下人伺候不经心上,既维护了妻子,又给了周夫人处理下人的权力,让她有气也没处撒——总不能承认是自己身边的大丫鬟连杯茶都泡不好吧?

周夫人一口气堵在胸口,上不来下不去,脸色更加难看,却也不好再抓着苏静瑶不放,只能恨恨地瞪了儿子一眼,挥手让他们退下。

几次三番下来,周夫人发现儿子像是变了个人,处处维护那个村姑,说话滴水不漏,让她想拿捏都找不到突破口。她心里又气又疑,却也不好真的和儿子撕破脸。

周煜也知道总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婆媳关系需要缓和。他打听到母亲信佛,每月都会去城外的普渡寺上香祈福。

这日,他提前安排好人,然后对苏静瑶说:“明日母亲要去普渡寺上香,你随我一同前去,路上也好伺候母亲。”

苏静瑶一听又要面对婆婆,顿时紧张起来。

周煜安抚她:“别怕,一切有我。你只需少说话,多做事,表现得恭顺即可。”

次日,马车行至半路,突然“意外”坏了。

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周夫人正烦躁时,周煜提议:“母亲,看来要耽搁些时辰了。不如让静瑶陪您先去路边的凉亭歇歇,儿子带人看看能否修好。”

周夫人无法,只得在苏静瑶的搀扶下下了车。苏静瑶牢记周煜的嘱咐,小心翼翼,递水打扇,虽笨拙却极其恭顺周到。

在凉亭等候时,恰好有一位“路过”的居士(实则是周煜提前请来的),与周夫人闲聊起来,言语间谈及“家宅安宁”、“儿媳贤孝是福”之类的话,又“无意”中夸赞苏静瑶“看着就是个老实孝顺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