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实验题,刻意漏写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的步骤,再扣 3 分;
社会多选题目,闭着眼 “蒙” 错 2 道,精准把控扣分节奏。
唯独文学作文,他写了篇 “爷爷的修车铺”—— 字里行间藏着凌耀祖 “装车间组长” 的日常,笔触平实却透着烟火气,写完后他没再刻意 “改错”,只想着 “差不多就行”。
等成绩的那几天,凌家客厅的老式挂钟走得格外慢。
凌耀祖总蹲在门口剥花生,嘴里念叨:“咱小渊肯定行,随我当年的脑子!”
王秀兰则天天去菜市场买鱼,说 “给小渊补补,等成绩出来好庆祝”。
凌建国更甚,下班回来就拿出手机守着教育局的查分网站,刷新键都快被按坏了,可查分通道一直没开放。直到考试后第 6 天,教育局才公布 “成绩将于次日早上开放查询”。
次日早上,凌小渊刚洗漱完,嘴角还沾着点牙膏沫,就被凌建国拽到面前。凌建国的胳膊肘还沾着点刚擦桌子的抹布水,力道大得差点把小渊的拖鞋拽掉。
屏幕加载的转圈图标转了三圈,成绩页面 “啪” 地弹出来 —— 总分 629 分,红色的数字在白底屏幕上格外醒目。
“多少?多少分?”
凌耀祖扔下花生壳就凑过来,老花镜滑到鼻尖,他眯着眼盯屏幕,手指还在数字上点了点:
“6、2、9!629 分!比去年分数线高好多!”
凌建国手忙脚乱点开一中的录取线公告,网页加载的瞬间,他连呼吸都屏住了:
“627 分!小渊高了两分!”
他激动得拍桌子,旧木桌腿晃得桌上的搪瓷杯 “叮当” 响,嗓门都亮了:
“咱凌家有史以来最高的中考分!我当年才考 520 多分,勉强够上普通高中;你爷爷更别提了,当年连 400 分都没到,最后只能去读技校!这分数,稳进一中了!”
凌小渊却愣了愣 —— 他明明算好 628 分,怎么多了 1 分?
幽核的电子音突然在意识里响起,带着机械的精准:【分数偏差溯源:文学作文原得分 8 分(满分 10 分),实际得分 9 分;改卷教师信息:李卫国,燕州教育局语文教研员,阅卷当天其妻子产子,情绪愉悦度 92%,对 “家庭温情类” 作文评分宽容度提升 15%,扣 2 分改为扣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