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围的手指悬在手机屏幕上,那个淡蓝色的相册图标像块烧红的烙铁。三天前,他把和陈疑十年的合照做成电子相册,设置了“仅好友可见”,还配了段煽情的文字:“我们的少小,加密存档。”可现在,那条本该沉睡在朋友圈角落的动态,却像病毒一样在校友群里炸开了锅——有人截了图,圈出陈疑大学时抱着啤酒瓶痛哭的照片,配文:“原来小疑也有‘黑历史’?”
窗外的雨砸在玻璃上,吴围的手抖得更厉害了。他点开和陈疑的对话框,输入框里的“对不起”删了又改,最后只发出个哭泣的表情。秒回的不是安慰,而是红色感叹号和一行冷冽的系统提示:“对方已开启好友验证。”
陈疑的电话是第二天中午打来的,背景音嘈杂,像在商场。“吴围,你知道那张照片对我意味着什么吗?”他的声音很轻,却带着针一样的刺痛,“那天是亲人去世的日子,这在宿舍喝得酩酊大醉,是你说‘拍下来吧,以后回头看,就知道自己多敢围’。现在呢?他们说我‘卖惨博同情’,说我‘私生活混乱’……你所谓的‘加密存档’,就是把伤疤扒开给别人看?”
吴围攥着发烫的手机,指甲掐进掌心。他想说“我设置了权限”,想说“可能是系统漏洞”,却在陈疑的沉默里溃不成军。他想起做相册时的细节:为了让界面更“高级”,他用了个小众的第三方软登录,甚至没仔细看协议
“你从来没问过我,那些照片能不能发。”陈疑的声音突然低了下去,“就像你当年偷看日记,说‘最好的朋友,有什么不能分享的’。吴围,‘最好的朋友’不是你侵犯我隐私的借口。”
电话挂断的忙音里,吴围翻出相册软件的设置页,在栏看到一行灰色小字:“根据《用户协议》第3.2条,平台有权对非私密内容进行合理使用。他猛地把手机摔在沙发上,金属边框磕在茶几角,留下一道狰狞的裂痕,像极了他们之间友情突然裂开的沟。
吴围去陈疑公司楼下等了三个晚上。第三次终于堵到她时,陈疑正和同事说笑着走出来,看见他,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转身就往马路对面走。吴围追过去,雨天路滑,摔在路面多色圈积水里,。
“你到底想怎样?”陈疑停下脚步,居高临下地看着他,眼里没有愤怒,只有一片死寂的疲惫。
“我想知道,我们十年的感情,就因为几张照片,真的能抹消吗?”吴围仰着头,雨水混着眼泪往下淌。
“删了就有用吗?”陈疑蹲下身,轻轻擦掉他脸上的雨水,动作像以前无数次安慰她时一样温柔,“吴围,我不是气照片被曝光,是气你把我的脆弱当成‘记忆’。那些你以为‘幼稚’的瞬间,是我拼命想藏起来的伤口。你所谓的‘加密’,从来没问过我愿不愿意被‘存档’。”
那天之后,吴围注销了所有社交账号,把手机里的照片导进硬盘,锁进了抽屉最深处。他给陈疑寄了封信,没提道歉,只写了段在用户协议里看到的话:“真正的隐私保护,是人的边界感。”
半年后的同学聚会,吴围在火锅店门口遇到陈疑。他瘦了些,烫了卷发,手里拎着个复古的牛皮相册。“给你的。”陈疑把相册塞过来,封面是他们高中时画的简笔画,两个朋友手牵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