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世,这些只能算粗糙之食。
可是现在的姜玉只觉得满嘴的肉香,肚腹之中已经好些天不见荤腥了。
看着红秋埋头刨饭,姜玉有一些心酸。
她知道这是身体里原身残留的反应,忙暗自告慰对方,一定多接绣活,多挣钱,让她的儿女不愁吃穿。
吃过饭,红秋还没到上学的时候,姐弟俩就挎着个篮子,出去摘柿叶了。
李婶家有一棵柿子树,枝繁叶茂的。
每次姜玉有要求了,人家从来不含糊,只要不碰他家的果实就行。
李婶家的孩子要做衣服了,姜玉也会帮忙绣上一两朵花。
双方都不提钱。
姜玉独自进房午休了一刻钟,实在睡不着,把朱红色小巧的针线匾端出来。
取出那件桃红色嫁衣,从针线匾里找出一节,孩子用剩的铅笔头来。
在那两个洞眼的地方,大致勾勒了一下,套上绣绷,手指异常灵巧的开始分线穿针。
香烟烫的两个洞眼之间,略有些距离,且成斜错角的方位。
洞眼的周围也已经焦黄紧皱。
绣上小金鱼小花啥的不起作用,而且影响新娘服的美观。
姜玉准备绣上闺阁女子都喜欢的牡丹花。
布料上受损的位置有多大,她的牡丹花开的就有多大!
红秋爬的树,摘过柿子叶后就去上学了。
红美挎着篮子去了河边清洗,等她从外面回来,见母亲低头绣花,抿嘴一笑,就去了厨房。
拿了竹筛,放在两条长凳上,铺开了柿子叶晾晒。
要做柿叶膏,得等这叶片晒得又干又脆了,再用石臼舂成绿色的粉末。
加上熬好的热猪油,以及三七,充分搅拌,再用纱布过滤而成。
没有个几天完不成的。
红美不敢打扰母亲,将厨房收拾了一遍,就拿了自己的小绣绷练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