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何苦来哉!

说句实在话,康熙的忌惮也不是无中生有。

谁让沙穆哈将思考问题的基点始终放在皇太子身上,其出发点是想讨好皇太子,落脚点是不得罪皇太子,却忘了这天下的主人是他这个帝王。

若父子毫无嫌隙,私下说一句就得了,偏偏沙穆哈要站出来康熙不恼才怪。

胤禛察觉到太子心中难以言喻的愤恨与不满,这段时间格外夹着尾巴做人,除了当差一概窝在书房,坚决不出来碍人眼。

太子妃却不能这样,作为太子的枕边人,却又是康熙喜欢的儿媳,开口劝被迁怒,讨好又被怼,当真是严寒相逼、无处诉苦。

太子妃这处境,说起来也是没谁了——

论身份,她是康熙亲自挑的儿媳,皇上待见她,却把“不准干政”的线划得明明白白;

论亲近,是太子的枕边人,可眼下太子正憋着“拜褥事件”的火,她往左走也不是、往右退也不是。

想劝两句吧,太子立马炸毛:“你跟皇上一伙的?”想顺着哄两句吧,太子又翻个白眼:“少来这套假惺惺的!”妥妥的风箱里的老鼠——两头受气,连个能吐槽的人都没有。

好在宜修这时候来了,及时雨非常到位。东宫这会儿人人自危,谁见了太子妃都先琢磨“她是不是替太子探口风”,唯有宜修没把她当“太子的人”,只当是能唠唠嗑的妯娌。

俩人半句不提“拜褥”“父子矛盾”,只扯扯新到的云锦料子、刚打的碧玉簪子,就这么几句无关紧要的家常,倒让太子妃心里暖了半截,总算是感受到了宫里的一丝暖意。

不过说句实在的,宜修来探望是真,顺带“办私事”也是真。

武英殿在内务府前头,没个由头往那边凑,总显得刻意。她这几年没见着自家几个哥哥,正好借着陪太子妃聊天的由头,打着帮忙的旗号去敲打下内务府,“恰好”遇上值班的那青,顺带收下那青送来的宫外好东西。

只是头回这么“偶遇”,场面属实有点离谱——连胤禛都看傻了。

康熙三十四年暮春,武英殿后的回廊落了满地海棠瓣,风一过便打着旋儿往人脚边凑。

剪秋和绘春一左一右掺着宜修,宜修走一步喘三喘,实在是脚下的花盆底太、太、太高了。

青缎面上绣的缠枝莲,随着她踉跄的步子颤巍巍的,如同踩高跷般,每一步都小心翼翼的。

绘春心里直发急,这四寸的跟儿,就是配吉服祭祖都没穿过,主子怎么就突然要剪秋连夜做出来,还非得走到武英殿这地方来。

剪秋更是急得手心冒汗,眼瞅着福晋差点被裙摆绊个趔趄。

宜修不管不顾两个丫鬟的焦急,强行打气,继续端着福晋的仪态,一步一步朝武英殿走去。

有一度宜修整个人都飘在云端,像是随时要羽化升仙一样,香汗淋漓,额头冒出了细密的汗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