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10章 第一步:搞钱

“比皂角好用一百倍啊!”

“多少钱?”

人们惊奇地议论着、询问着,围聚过来的人也越来越多。

身为老板的夏华举起一只手:“五十文一块!”

“啊?五十文呐...”“有点贵呀...”“本来想买的,但这价钱...能不能便宜点?”本已心动的人大多犹豫迟疑起来。

“好货不便宜嘛!”夏华面不改色心不跳地用五倍成本的价钱卖着他的肥皂。天下第一繁华的扬州,富商遍地走,中产多如狗,夏华卖便宜了简直是看不起扬州。

“算了,算了,东西虽然好,但不便宜。”“买一块吧!”“我买两块,九十文怎么样?”有人摇头走了,也有人掏钱买或讨价还价。

“买三块打九折,买五块打八折。”夏华笑容可掬地展开促销。

众人热火朝天地忙了大半个上午,近中午时,一千多块肥皂销售一空,营业额近五万文,扣除成本一万多文,净赚四万八千多文。

“公子你太厉害了!”“夏哥,你真是太聪明了!”看着用来装钱的箱子里满满当当的铜钱,绣春、谭东等人都用崇拜和惊叹的眼神看向夏华,吴宜也敬慕不已,“夏大哥,你是怎么想出肥皂这东西的?”

夏华笑了笑,他内心里波澜不惊,因为他非常清楚,这点小钱跟他计划中的大事业相比,根本就是微不足道的。

“四万八千多文,也就七十几两银子而已。”夏华在心里算了算。

古代一两银子等于十钱银子、一百分银子,等于多少文铜钱没有严格固定的数字,不同地区也存在地域差别。几十年前明朝还算国泰民安的万历年间,一两银子约等于一千文铜钱,到眼下的明末,一两银子能兑换的铜钱已经降到七百文甚至六百文。

一两银子相当于后世多少元呢?这个问题比较复杂,可粗略地认为一两银子约等于后世一千元,实际上不止,明朝一个县太爷一年的俸禄不过四十五两银子,一个官府基层公务员每月工资不过二两银子上下,一户社会底层平民如果没有大病大灾,一年开销只要五到十两,

到眼下的明末,因为战争动乱,社会生产遭到极大的破坏,物资越来越紧缺,物价不断上涨,银子的购买力随之不断下降。

收摊后,夏华一行前往附近一家钱庄把铜钱都兑换成了银子,几万个铜板,实在太重了,换成银子才方便携带。拿到银子后,夏华发了其他人一人一两:“大家都辛苦了,这是我给你们的赏钱。”吴宜也被发了一两银子,好歹帮忙了,这是她自从被夏华掳走后第一次有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