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饥饿与尊严

指尖触到的,只有粗布裤子的纹理和几道硬邦邦的、原主胡乱缝补的线脚。

囊中羞涩四个字,像冰水浇头。

原主那点微薄的生活费,早在月初就被挥霍在了一些毫无意义的玩乐上。

“不了……谢了聪哥……”

他喉咙发干,声音因心虚而飘忽,“我……我家里有点事,得赶紧回去。”

王韭聪脸上的笑容瞬间冷却,眼底那抹“早就知道你会这样”的轻蔑几乎要溢出来。

他熟稔地拍了拍林怀安的肩膀,动作带着一种划清界限的疏离感:

“得嘞!明白!家有家规嘛!那我们先走了!”

说完,便带着他那群跟班,喧哗着涌出校门,留下一个被孤独和窘迫钉在原地的林怀安。

站在骤然冷清下来的走廊里,林怀安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孤立。

饥饿感像火焰灼烧着胃壁,而比这更刺骨的,是这种因贫穷而带来的、赤裸裸的、无法掩饰的屈辱。

“经济独立,是人格独立最基础的基石。在这个世界,没有钱,你连说‘不’的资格都没有。”

他再次清晰地认知到了这条冰冷的社会法则。

他拖着因低血糖而有些虚浮的脚步,挪到校门口。

傍晚的寒风吹在脸上,却吹不散那股由内而外的虚弱感。

校门对面,那个熟悉的卖猪油烙饼的小摊,散发出的焦香、葱香混合着面食质朴的麦香,如同海妖的歌声,对他进行着致命的诱惑。

金黄的饼子在鏊子上滋滋作响,油光诱人。

摊主老伯看到熟面孔,热情招呼:

“同学,来个饼?刚出锅的,香着呢!一个铜板!”

林怀安脸上瞬间臊得通红。

他再次手忙脚乱地摸索全身每一个口袋,掏空了所有角落,勉强凑出几个磨损严重的旧铜板和一枚小小的劣质银角子,估摸着总值也就一个半铜板左右。

他僵在原地,进退维谷:

开口乞求降价,等于当场践踏自己仅存的那点尊严;可若放弃,他怀疑自己能否撑过这漫长的归家路。

社会性死亡的尴尬时刻,空气仿佛凝固。

就在这时,一个清冷却悦耳的声音在他身旁响起:

“老板,要两个饼。连他的一起算。”

是苏清墨。

她不知何时也来到了摊前,没有看林怀安窘迫的模样,只是平静地数出两个铜板递给老伯,然后接过用油纸包好的、热腾腾的饼子。她将那个明显更大、烙得更加金黄酥脆的饼子,自然地递到林怀安面前。

“给你。”

她的声音不高,却异常清晰。

这一刻,郝楠仁感受到的,远不止是食物的温暖。

更是一种“带有尊重的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