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创业大计:从“文化衫”开始

陈默经过反复思考,终于决定开始自己的创业大计。

晨跑和学习的间隙,陈默揣着他那几十块的“巨款”启动资金,开始了他的市场调研——其实就是满县城瞎逛。

九十年代的小城夏日,空气里弥漫着一种缓慢而粘稠的活力。

街边的音像店门口,巨大的录音机放着崔健的《新长征路上的摇滚》,“一、二、三、四、五、六、七!”的号子声吼得震天响,几个穿着喇叭裤、戴着墨镜的年轻人靠着自行车,跟着节奏抖腿,自以为很酷。

百货商场里的服装柜台,售货员态度冷淡得像冰箱里的冻肉。

衣服挂得密密麻麻,款式却单调得让人打哈欠。

男装不是白衬衫、蓝裤子,就是一些颜色晦暗、款式老气的POLO衫和夹克。

女装稍微多点花色,但也逃不出格子、碎花、条纹的循环,偶尔有几件“时髦”的,也带着一股浓烈的城乡结合部审美。

陈默看着街上熙熙攘攘的人流,年轻人大多穿着白色或红色的“奥运”衫(北京亚运会即将召开,这是最流行的单品),或者印着模糊不清的“上海”或“中国”字样的汗衫。

“我的老天爷…”陈默内心OS疯狂刷屏,“这简直是时尚荒漠!颜色饱和度低得让人抑郁,款式统一得像校服!人均灰蓝黑,青春呢?活力呢?个性呢?这届年轻人的自我表达欲被狗吃了吗?”

他仿佛看到了一片蓝海!不,是黄金之海!

“商机!巨大的商机!”他激动得差点原地蹦起来,“T恤衫!这简直是移动的广告牌和情绪表达器!低成本,高附加值,年轻人的钱最好赚!这年头还没流行起来,绝对是空白市场!”

他立刻冲回家,翻出他的宝贝笔记本,撕下几张草稿纸,铅笔在他手中飞快地舞动起来。

“文字款!必须要有文字款!”他一边画一边嘀咕,“要带点小嘚瑟,小幽默,符合学生身份,还得有点前瞻性…”

唰唰几下,几行字跃然纸上:

「我考完了」—— 简单粗暴,考后必备,嘲讽拉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