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了不起的基因》自私的基因

而最关键的“文脉”,才是人类超越其他生物的核心。

基因让我们拥有了学习的能力,但“文脉”让我们学会了思考;

基因让我们拥有了交流的本能,但“文脉”让我们创造了语言、文字、艺术与科学;

基因让我们懂得趋利避害,但“文脉”让我们明白了善恶对错、责任担当。

你看,基因让我们有“自私”的本能,可人类社会却推崇“利他主义”:有人愿意为陌生人伸出援手,有人愿意为集体利益牺牲个人得失,有人终其一生投身公益,只为让更多人过上好日子。

这些行为,完全违背了基因“复制自己”的原始驱动,却是“文脉”赋予我们的精神追求——我们懂得了“爱”不是简单的繁衍工具,而是跨越血缘的情感联结;

懂得了“奉献”不是亏本买卖,而是实现自我价值的更高境界。

就像父母对子女的爱,除了基因驱动的本能,更多的是“文脉”塑造的责任与温情。

我们教孩子读书、做人,希望他们成为善良、正直的人,而不仅仅是延续自己的基因;

我们为孩子付出,不是为了索取回报,而是源于纯粹的情感与关爱。

更神奇的是,人类的“意识”,竟然拥有改写基因指令的力量。

科学研究发现,正念、冥想等有意识的心理活动,真的能影响“基因表达”——简单说,就是同样的基因,在不同的心态下,会呈现出不同的“工作状态”。

长期处于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中,会让那些与炎症、疾病相关的基因变得活跃;

而保持乐观、平和的心态,坚持正念冥想,能激活那些与免疫调节、细胞修复相关的基因,让身体更健康。

这一发现,彻底打破了“基因决定命运”的宿命论。

基因给了我们生命的“剧本大纲”,但如何演绎,主动权在我们自己手里。

就像同样携带“癌症易感基因”的人,有的人因为长期焦虑、作息紊乱,让基因的“有害bug”提前爆发;

而有的人通过保持良好心态、规律作息、定期体检,成功抑制了基因的负面表达,健康活到晚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就是意识的力量——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选择,与基因“对话”,甚至“改写”它的指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