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去一座陌生的小城,让他们自己找路、问问题;
甚至允许他们尝试不同的兴趣,哪怕看起来和“正事”无关。
这份对世界的开放与好奇,会成为孩子一生的财富。
(二)“做自己”爸爸马克斯:自我的内核
马克斯是布鲁斯的创业伙伴,也是个活得特别通透的人。
在满是西装革履、虚与委蛇的商务场合,他总穿宽松的T恤和舒服的鞋子,说话直来直去,不迎合、不敷衍;
在大家都盯着利益、愿意妥协原则的商业环境里,他坚持“不做违心的生意”,哪怕放弃赚钱的机会,也不丢自己的底线;
在别人都想着活成“别人喜欢的样子”时,他始终按自己的节奏生活,不慌不忙、笃定踏实。
布鲁斯最喜欢他的“真实”,这份不伪装、不盲从的特质,正是他想让女儿们学到的。
书里有个片段特别动人:一次重要的商务谈判,对方是出了名的严苛大佬,所有人都劝马克斯“穿正式点、说话委婉点”,还给他准备了昂贵的西装。
可马克斯却拒绝了,他说:“我能帮对方解决问题,这才是最重要的,不是靠穿什么衣服。要是合作需要伪装自己,那也长久不了。”
谈判时,马克斯没说一句奉承话,只是实实在在分析问题、给出方案,逻辑清晰、态度真诚。对方大佬一开始不满他的随意,可听着听着,渐渐被他的专业和真实打动,最后不仅签了合同,还拍着他的肩膀说:“你是我见过最实在的创业者,和你合作我非常放心和信任。”
马克斯教会孩子们的,是“做自己”的勇气。
成长路上,孩子们总会听到太多“你应该这样”“你该变成那样”:“女孩子要文静”“选专业要选热门的”“别太特立独行”。
这些声音像网一样,容易让人慢慢弄丢自己,活成别人的影子。
而马克斯用自己的经历告诉孩子们:真实的自己才最有力量,不用为了讨好别人改变,不用靠伪装获得认可。
他会跟孩子们分享自己创业时的故事:
有个大客户想让他做违背行业规矩的事,承诺给巨额订单,可他直接拒绝了。
他说:“丢了订单没关系,丢了本心就再也找不回来了。”
当孩子们因为别人的评价难过时,比如“你画画不好看”“你太调皮了”,马克斯会摸摸她们的头说:“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就像花儿,有的红、有的白,有的高、有的矮,都有自己的好看,不用跟别人比。”
小主,
这份对自我的坚守,会成为孩子心里最硬的底气。
长大后,她们面对职场的潜规则、世俗的偏见,能清楚知道自己要什么、不要什么;
选择人生道路时,能忠于内心,不随波逐流。
布鲁斯在书里写:“一个孩子知道‘我就是我,不用讨好任何人’,就再也没有什么能打败她。”
(三)“梦想”爸爸大卫:行动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