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游戏力》认识孩子的自信力

在角色扮演中,孩子尝试不同的身份,探索自己的能力边界,进一步巩固自信。

这三波自信力层层递进,游戏始终是贯穿其中的滋养剂。

它让孩子在无压力的环境中,慢慢建立起对自我的认可与信任。

从最初的“被爱”中获得安全感,

从“自主”中获得掌控感,

从“合作”中获得价值感,最终成长为自信满满的人。

力量感游戏设计:搭建自信的阶梯

自信的核心是“我能行”的信念,而游戏正是让孩子体验这种信念的最佳场景。

力量感游戏的设计,无需复杂道具,关键在于让孩子掌控局面、体验成功,从而积累自我认可。

这类游戏的核心,是让孩子成为主导者。

可以是简单的“停走”互动,让孩子决定节奏,父母根据指令做出反应;

可以是需要父母“示弱”的竞赛,让孩子体验胜利的喜悦,比如故意让孩子在跑步比赛中“赢”过自己,在积木搭建中赞美孩子的创意;

也可以是允许反复尝试的搭建类游戏,让孩子在一次次调整中感受到“我能做好”。

这些游戏的本质,是让孩子在安全的环境中体验掌控感,让他明白“我有能力影响周围的事物”。

游戏中的“失败”同样具有价值。

当积木倒塌、游戏受阻时,父母的态度至关重要。

与其指责或包办代替,不如用积极的心态回应。

把“失败”变成新的游戏情节,鼓励孩子重新尝试。

比如积木倒塌时,不说“你怎么这么不小心”,而是欢呼“哇,我们可以搭建一个更坚固的城堡了”。

这种对挫折的积极解读,会让孩子明白“犯错不可怕,我有能力重新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