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学会接受与排解

这感觉陌生又熟悉。曾几何时,这里只有呼啸而过的冷风,像废弃教堂里盘旋的蝙蝠,用黑暗填满每一寸空隙。他以为自己早已习惯了这种空洞,像习惯了皮肤上陈旧的疤痕,直到某个被雨水浸泡的黄昏,一声被遗忘的叹息突然在胸腔里发了芽。

现在那株嫩芽正舒展着脆弱的根须,缠绕住他早已麻木的神经。每一次搏动都带来细微的刺痛,却又奇异地熨帖着多年的冻伤。他能听见血液流过血管的声音,像山涧清泉漫过光滑的卵石,带着青草与泥土的气息。

暮色漫进玻璃窗时,他正站在老巷口那棵香樟树下。胸腔里的空缺被这突如其来的心跳填得满满当当,像被潮水漫过的沙滩,每一粒沙都记得潮汐的形状。

那是十七岁的夏末,她举着半融化的绿豆冰棒,指尖沾着翠绿的糖渍:以后无论走多远,都要带着会为小事雀跃的心脏呀。当时他正为落榜的美术联考攥紧拳头,指甲掐进掌心的痛感还清晰如昨。而她塞给他的那方绣着山茶花的手帕,此刻正从松开的指缝间飘落,边角已经泛黄。

晚风卷起地上的银杏叶,在他脚边打着旋。心脏撞击肋骨的韵律渐渐平稳,却在左胸第三根肋骨下方的位置,敲出一个温柔的凹陷——那里曾别着她送的银质书签,刻着极小的字。他忽然想起医院诊断书上应激性心肌病的字样,想起这三年像提线木偶般活着的日子,原来不是心脏睡着了,只是在等一句迟到的回应。

口袋里的手机震动起来,是陌生号码发来的彩信:老城区拆迁公告的照片里,香樟树的浓荫下,穿蓝布衫的老人正将一盆山茶花搬上三轮车。照片下方有行小字:花店开在护城河对岸了,你来,我送你最新鲜的花。

暮色漫进窗棂时,他正坐在旧藤椅里翻一本泛黄的相册。指腹拂过一张褪色的黑白照片,二十岁的母亲笑靥清浅,辫梢别着朵淡蓝的野花。

忽然,他抬手按住胸口,那里的跳动温柔而坚定,像有人隔着时光,轻轻拥抱了他一下。

是母亲的味道。他闭上眼,仿佛又跌进那个飘着槐花香的午后。六岁的他把膝盖摔得血肉模糊,母亲就是这样抱着他,掌心的温度透过粗布衣裳渗进皮肤,带着皂角与阳光的气息。不怕,她的声音像浸了蜜的温水,妈妈在这里。

此刻胸腔里的震动,正是那时母亲心跳的频率。沉稳,笃实,像老座钟的摆,一下一下,把慌乱的少年稳稳托住。

他的眼皮仿佛有千斤重,经过一番艰难的挣扎,才终于缓缓睁开。视线有些模糊,过了好一会儿,才逐渐清晰起来。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放在床头柜上的那本相册。相册的封面是一张温馨的家庭合影,照片里的母亲笑容灿烂,宛如春日暖阳。他凝视着母亲的笑容,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温暖。

窗外,微风轻拂着玉兰树的枝叶,发出沙沙的声响。一片洁白的花瓣随风飘落,宛如翩翩起舞的蝴蝶,轻盈地落在了翻开的书页之间。

他的目光随着花瓣移动,落在了那页被花瓣覆盖的照片上。照片上的他还是个孩子,正依偎在母亲的怀里,笑得天真无邪。母亲的手温柔地抚摸着他的头发,眼中满是慈爱。

回忆如潮水般涌上心头,他想起了小时候和母亲在一起的点点滴滴。那些温暖的时光,如同这花瓣一般,虽然脆弱,却永远留在了他的记忆深处。

胸口的悸动逐渐平息下来,就像一阵微风轻轻吹过湖面,水面的涟漪渐渐消散。然而,在左乳下方,一种微妙的感觉却悄然残留着。

那是一种温热,如同冬日里的暖阳,透过云层洒在大地上,给人带来一丝温暖和安慰。这种温热并不强烈,但却异常持久,仿佛在他的心上留下了一道浅浅的痕迹。

他不禁想起了母亲,想起了母亲那温柔的笑容和慈祥的目光。母亲的爱,就像这一点温热,虽然微小,却能在他内心深处激起无尽的涟漪。

这感觉,就像是母亲在他的心上轻轻落下了一枚小小的、永不褪色的吻。那是一种无法用言语表达的情感,一种深深扎根在他心底的温暖。

他看着照片里的母亲,心底涌起一股冲动。他迅速起身,简单收拾了一下,便出了门。他想去母亲的墓地看看,带上那本相册,和母亲好好“聊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