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凤自伏风峡大败后,实力受损,威望大跌,眼见中山郡各县纷纷倒向刘备联军,再加上刘备收服了五千降卒,自知难以抗衡,便将贪婪的目光投向了同样饱经蹂躏、且此刻群龙无首的常山国。
常山国屡遭张燕、杨凤等部洗劫,郡兵早已打散,豪强或逃或降,百姓如待宰羔羊。杨凤率领麾下数千余能战之兵,如同饿狼般扑入常山境内,一路烧杀抢掠,直逼郡治真定县所属的乡亭。
真定县赵家庄,听闻贼兵将至,顿时陷入恐慌。庄民赵胜,乃是一位仗义疏财、颇有名望的豪侠,其弟赵云年少时便外出拜师学艺,至今未归。危难之际,赵胜毅然决定,由自己带领庄中部曲及青壮断后,掩护老弱妇孺向山中转移。
“快走!进山去!”赵胜手持长枪,立于村口,对慌乱的人群大吼。村民们含泪告别,扶老携幼,仓惶逃入后山。
杨凤兵马很快杀到。赵胜率众拼死抵抗,为乡亲撤离争取时间。他们依托村寨简陋的工事,与数倍于己的贼兵展开血战。赵胜武艺不俗,接连刺倒数名贼兵,但终究寡不敌众,部曲伤亡殆尽,他本人亦被杨凤亲自盯上。
“兀那汉子,倒是条好汉,可惜跟错了人!”杨凤狞笑着挺枪来战。赵胜虽勇,却非杨凤敌手,激战数合,被杨凤一枪刺中胸膛,壮烈殉难!至死,他仍怒目圆睁,望着乡亲撤离的方向。
数日后,一名白袍银枪的壮士风尘仆仆地赶回赵家庄。他剑眉星目,姿颜雄伟,正是学艺归来的赵云赵子龙。然而,等待他的不是家人的团聚,而是残破的家园和兄长战死的噩耗!
幸存的村民泣不成声地向他讲述了赵胜为保护大家如何英勇战死的经过。赵云如遭雷击,悲愤填膺,跪在兄长的衣冠冢前,指甲深深掐入掌心,鲜血淋漓。
“此仇不报,赵云誓不为人!”年轻的赵云立下血誓。夏侯兰等一百余名受过赵家大恩、同样满腔悲愤的青壮村民,自愿拿起武器,追随赵云,寻找杨凤报仇雪恨!
赵云虽满腔仇恨,却并未失去理智。他派出机灵之人打探,很快得知杨凤部仍在常山郡境内流窜抢掠。他率领这一百余名义愤填膺却缺乏训练的村民,循迹追踪。
终于,在真定县以西的一处山谷,他们追上了正在洗劫一个村落的杨凤所部。
“杨凤狗贼!纳命来!”赵云眼见村落惨状,想起兄长之死,怒火彻底焚尽了理智,大喝一声,挺枪跃马,如同白色闪电般直冲敌阵!夏侯兰等人也红着眼,嘶吼着跟随冲杀。
赵云师承名家,枪法精绝,此刻含怒出手,更是势不可挡!只见他手中龙胆亮银枪化作点点寒星,所过之处,贼兵如同草芥般纷纷倒地,竟被他一人一马硬生生撕开了一道口子,直取中军的杨凤!
杨凤正指挥抢掠,忽见一白袍银枪的壮士悍不畏死地冲来,枪法凌厉无比,也不由一惊,挥枪迎战。两人枪来枪往,顿时缠斗在一起。杨凤力大招沉,经验老到;赵云枪疾马快,锐气正盛,一时间竟斗得难分难解。
然而,赵云虽勇,他带来的村民却远非杨凤麾下千余悍匪的对手。很快,这一百多人就被大量的贼兵团团围住,陷入苦战,死伤惨重,眼看就要被全歼。
“乡亲们!”赵云瞥见夏侯兰等人险象环生,心急如焚,想要回援,却被杨凤死死缠住,分身乏术,心中不由升起一股绝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