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之光彻底驱散了笼罩帝都的阴霾,却也无情地照亮了这座千年古都的满目疮痍。
琼楼玉宇残留着烟熏火燎的痕迹,汉白玉石阶被凝固的暗红血污覆盖,空气中弥漫着散不去的血腥与焦糊。但比建筑损伤更严重的,是人心的创伤与权力结构的剧震。
持续一整夜的清洗与清算在曙光中展开。
萧绝率领的京畿大营精锐与残余的忠诚御林军配合,迅速接管了帝都所有关键防务,搜捕太子与三皇子余党,清剿潜伏的幽冥殿残余势力。一队队囚车在寂静的街道上驶过,昔日耀武扬威的权贵面如死灰。菜市口的地面被反复冲刷,却依旧透着不祥的暗红。
皇宫,太和殿。
虽经连夜清理,殿内依旧弥漫着一丝若有若无的血腥气。皇帝夏弘端坐于龙椅之上,脸色依旧苍白,但眼神已恢复了往日的深邃与威严,只是深处难掩一丝劫后余生的疲惫与彻骨的冰冷。殿内站立的,皆是此番平乱的核心功臣与幸存的重臣,气氛肃穆。
萧远山甲胄未卸,站在武将首位,如山岳般沉稳。萧绝立于其侧,年轻的面庞上带着与年龄不符的冷峻。凌烬换上了一身御赐的崭新将军常服,虽官阶未定,但其立于殿中,无人敢小觑,尤其当他目光扫过某些曾参与构陷他的官员时,对方无不低头避让。萧煜亦在一旁,她代表着镇北王府乃至九离宗在此役中的贡献。玄微真人与墨渊则站在稍后位置,超然物外。
“昨夜宫变,祸起萧墙,奸邪作乱,几倾社稷。”皇帝的声音缓慢而清晰,回荡在空旷的大殿内,“幸赖诸位爱卿忠勇,将士用命,方能拨乱反正,保全宗庙。”
他的目光首先落在萧远山身上:“镇北王萧远山,临危受命,稳定朝纲,诛除国贼,居功至伟。加封太师,赐丹书铁券,世袭罔替。”
“臣,谢陛下隆恩!”萧远山躬身行礼,声音洪亮。太师乃三公之首,地位尊崇,丹书铁券更是免死殊荣,此番封赏,足见皇帝对其信任与倚重,也彻底奠定了萧氏一族无可撼动的地位。
接着,皇帝看向萧绝:“世子萧绝,勇毅果敢,平定京畿叛乱,功不可没。擢升为京畿卫戍大将军,总领帝都防务。”
“臣,领旨谢恩!”萧绝单膝跪地,声音铿锵。京畿卫戍大将军,实权在握,意味着萧家不仅掌握边军,更直接控制了帝都的武力。
随后,皇帝的目光落在了凌烬身上,殿内所有人的目光也随之聚焦。这个十年前被定为叛国罪的将军,昨夜之前还是“已死”之人。如今却以救驾功臣的身份站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