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三足鼎立与对策

刘备败退荆州,曹操鲸吞益州,吕布威震北疆——章武四年的这个冬天,天下的格局,在血与火的洗礼中,骤然清晰起来,形成了一种微妙而脆弱的平衡。

彭城麟德殿内,炭火噼啪作响,却驱不散弥漫在空气中的凝重。

蔡琰屏退了左右,只留下诸葛亮。

他带来了刘备最新的态度,也带来了对天下大势的深刻洞察。

“主公,”诸葛亮的声音依旧从容,但眉宇间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疲惫与凝重,

“益州之失,乃天时、地利、人和皆未站在我军与玄德公一边之故。

曹操势大,又得张松,法正,西蜀地势险要,我军劳师远征,刘季玉(刘璋)暗弱反复,内部未能整合,故有此败。

玄德公虽退,然荆州根基未失,猛将俱在,文武之心未散,犹有一战之力。”

蔡琰微微颔首,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诸葛亮走到那巨大的舆图前,羽扇轻摇,点在三个区域:

“如今之势,可谓三足鼎立。

曹操据雍、凉、益,连成一片,地险民富,兵精粮足,其势最雄,如虎踞西方,此为一足。”

他的羽扇移向北方:“主公坐拥青、徐、兖、豫、冀、幽、并,囊括中原腹地与河北形胜,推行新政,根基渐固,更有‘神火’之利,威加海内,此为第二足,如龙盘于北。”

最后,羽扇落在荆州:

“孙权虽暂未得荆州,然保有荆州小部,西联曹操(虽貌合神离),手下文武兼备,民心依附,此乃第三足,如凤栖于南。”

“三足鼎立,其势已成。”

诸葛亮总结道,

“任何两方死斗,必让第三方坐收渔利。

故,于朝廷而言,当前首要,非急于报复曹操,亦非逼迫孙权,而在于‘固本’与‘待时’。”

“何为固本?何为待时?”

蔡琰追问,目光锐利。

“固本者,在于彻底消化豫州,稳固河北,深化新政,广积粮,精炼兵,尤其是将‘神火’之威,真正化为朝廷不可撼动之基石。同时,”

诸葛亮顿了顿,目光扫过北疆,

“需妥善处置吕将军之事。

其势已成,强行压制,恐生肘腋之变;

放任自流,则尾大不掉。

需以朝廷大义、制度赏罚徐徐图之,分其权,散其众,导其力以对外,而非对内。”

“待时者,”诸葛亮羽扇指向益州,

“曹操新得益州,看似势大,然其内部隐患重重。

刘璋虽降,蜀中士族岂能真心归附?

张鲁新附,其‘五斗米道’众与曹军能否相容?

曹操迁往长安,其麾下颍汝士族与关中、凉州豪强利益如何调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