渊盖苏文有恃无恐,认为现在丰水期,只要大军随时打探到赵瑞的明军动向,阻止明军过河,一旦再过两个月,天气寒冷,明军后勤补给不畅,肯定会退回休整,自己今年就算是胜利了,明年大不了再重复这样的经历罢了。
殊不知去年,那个他看不上的乙支文德就是这样想的,结果被赵瑞声东击西打的安市城都丢了,要不是赵瑞去年还没有做好攻打高句丽的计划和准备,现在安市城估计还在大明手里了。
渊盖苏文集结二十万大军,分别驻扎在安市城、辽东成和新城,及周边几个小城市,整个辽水都在渊盖苏文的监控之下。
建安城做为辽水出海口还要靠南的城市,现在一直在李绩的掌控之下,不过这也是两国条件交换的结果。李世绩在收到赵瑞大军集结在怀远城的时候,哀叹了一声。
现在情况复杂的很,赵瑞的行军方式和隋军当初进军差别太大了,当初杨广大军恨不得铺满整个辽水,看似强大,比现在赵瑞的军队人数多得多,可是,指挥起来太过于麻烦,尤其是战场上信息的传递,几十万大军肯本做不到互通有无。
再加上豪强大家族从中作梗,几乎成了各自为战的局面,最后才被高句丽一一击破,上游的辽水奔流而下,更是将隋军淹死无数。
赵瑞的行军模式恰恰相反,不追求大规模作战,总是能集中优势兵力对敌人形成小范围的压制,最终扩大到全局胜利。
李绩做为杰出的军事统帅,早就开始研究起了赵瑞的用兵方式了,最终发现,除了大兵团慢慢挤压赵瑞的生存空间之外,很难击败赵瑞,原因就是赵瑞拥有在局部战役中超越这个时代的精锐。
不过这次赵瑞要跨过辽水作战,辽水成了高句丽的天然屏障,李绩推演了几次战斗模式,发现赵瑞其实很难突破辽水防线。
不过在内心深处隐隐又觉得赵瑞绝不会止步辽水,那样的话,这次进兵和不进兵几乎没有区别了。
李绩看着地图,扔出手里的笔,“这次不知道你有什么办法,让我们拭目以待吧,看看你到底能比我强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