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昭从御书房出来,径直回了兵部。苏墨早在外间等候,见他神色如常,便上前询问。
“陛下准许在北境试点军制改革。”杨昭说。
苏墨眉间微动。这并非全盘拒绝,但也绝非畅通无阻。他思虑片刻,低语道:“那几位阁老和兵部的老臣,恐怕不会善罢甘休。”
“他们不会善罢甘休,我自然也不会。”杨昭的语气平稳,却透出一股不容置疑的力道。他清楚,朝堂上的较量才刚刚开始。要彻底扭转大乾的颓势,他必须展现出更强的手段。
回到官署,杨昭立刻召集了李沐风。
“北境军制改革,就从你开始。”杨昭对李沐风说,“我给你最大的权限,以及兵部所有的支持。你务必在最短时间内,将北境军打造成一支真正的精锐。”
李沐风神情激动,抱拳道:“末将定不负侯爷所托!”
杨昭又调出【军事战略推演系统】模块。他要利用这个新解锁的功能,模拟各种改革方案的推演结果,以及保守派可能采取的阻挠手段。他要将每一步都计算到极致,确保改革万无一失。
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在朝堂之上,正式拉开了帷幕。杨昭,这位年轻的兵部尚书,已然做好了迎接一切挑战的准备。
数日后,兵部例行公文往来,关于北境军需的调拨,明显变得迟滞起来。负责各地粮草军械转运的郎中和主事们,开始以各种理由拖延。
“北境苦寒,道路崎岖,运送粮草耗时甚巨。”
“军械工坊人手不足,新式火器打造缓慢,恐难按时交付。”
各种推诿之词,如同潮水般涌向杨昭的案头。赵郎中等人,表面上依旧客气有礼,但在言语间,总能捕捉到一股幸灾乐祸的意味。他们似乎在等着看杨昭的笑话,看他如何应对这些“实际困难”。
杨昭坐在案前,一份份公文在他手上翻阅。他没有发火,也没有急躁。这些伎俩,早在他预料之中。
【数据沙盘】模块在他脑海中运行,将兵部所有关于军需调配、工坊产量、运输路线的数据,进行快速分析。很快,一个个异常点被标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