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人等人的布局很快显现。京城坊市间,关于均田新政的流言开始变调。不再是粗暴的煽动,而是细致入微的质疑。有人说朝廷国库空虚,根本无力每年拿出两成利息兑付;有人说那些收回的土地,都是多年荒芜的贫瘠之地,价值远低于抵押的价钱;更有甚者,开始散布“土地债券”一旦推行不顺,持有者将血本无归,甚至被朝廷强行征用家产的恐慌。
同时,京城几家与世家大族有紧密往来的钱庄,开始对“土地债券”表现出微妙的抵触。前来询问的富商,得到的答复不是直接拒绝,而是“流程复杂”、“尚需观望”、“抵押物不明确”等含糊其辞的推诿,甚至暗示其风险巨大。
而就在这股暗流涌动之际,一个名为“乾元宝钞”的新型民间债券,悄然在京城面市。发行者正是几大世家联名,宣称以旗下最肥沃的庄园、最兴旺的产业为抵押,提供比“土地债券”更高的利息,并承诺随时可兑。这“乾元宝钞”一经推出,立刻吸引了众多观望中的富商,他们嗅到了其中蕴含的巨大商机,也看到了世家大族的雄厚实力。
杨昭坐在均田司衙门的厅堂内,听着苏墨和柳如烟的汇报,面色平静。
“侯爷,乾元宝钞来势汹汹,短短几日,便吸纳了京城超过三成的游资。”苏墨眉间笼罩忧色,“京城诸多钱庄,也对其大开方便之门,甚至有传言,他们将联手打压杨氏商行的票据。”
柳如烟补充道:“王大人一党,确实开始在暗中抛售杨氏商行的票据,试图制造恐慌,引诱其他持有者跟风。目前抛售量不大,但若任由其发展,恐会影响我杨氏的信誉。”
“意料之中。”杨昭轻抚桌面,指尖划过沙盘上京城的地图。他早就预料到对方会从资金和信誉入手。
他看向苏墨:“苏先生,新学讲堂和报社,可有新的章程?”
苏墨点头:“已按照侯爷的指示,将新政的真正意义,以及‘土地债券’与国家未来发展的关联,编辑成文。不再强调小民小利,而是着重于‘天下之势’、‘国之大器’。同时,也准备揭露乾元宝钞的本质,并非为了利民,而是世家大族收拢财富、阻挠新政的手段。”
“很好。”杨昭微微颔首,“但仅仅如此,还不够。王大人既然要玩资金的游戏,那我们便陪他们玩到底。”
他转头对柳如烟说:“柳小姐,召集杨氏商行所有主管,以及京城所有与我杨氏有合作的钱庄掌柜,今晚在杨氏总行议事。”
柳如烟应下,她能感觉到杨昭身上那股蓄势待发的锋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