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载幽暗地牢,磨去了西伯侯姬昌的棱角,却未曾磨灭他的智慧与心志。在那些与世隔绝、唯有硕鼠与滴水相伴的漫长岁月里,他将所有的精力与思考,都倾注在了一件事物上——推演天道变化,揣摩人世兴衰。他自幼便研习先祖伏羲传下的先天八卦,深感其博大精深,蕴含宇宙至理,却总觉得与当下纷繁复杂的人世变迁,隔着一层薄纱。
于是,他以自身二十年的囚徒经历为镜,以所见商王朝的腐朽、帝辛的蜕变、天下的暗流为鉴,结合先天八卦的骨架,融入了自己对命运、机遇、人事、权谋的理解,竟在这囹圄之中,自行编撰出了一部旷世奇书——《易经》(亦称《周易》)。此书以后天八卦为基,系统阐述了六十四卦的演变与爻辞,将玄奥的天道与具体的人事吉凶祸福紧密相连,虽无移山倒海之能,却是一部洞悉时势、明辨机微的无上智慧宝典。
获释之后,在朝歌驿馆度过最后一夜。或许是因为重获自由的松弛,或许是因为长子伯邑考悉心照料带来的慰藉,姬昌睡得格外沉酣。后半夜,一个奇异的梦境攫住了他——他看见一头肋生双翼、神骏异常的飞熊,通晓人性般,温顺地跪伏在他面前,目光灼灼,似有归附之意。
姬昌骤然惊醒,心中悸动不已。他深知此梦非同寻常,立刻取出随身携带的蓍草,依据自创的《易经》之法,虔诚地起卦卜算。
卦象显现——观卦!
观,风行地上,观瞻之象。卦辞有云:“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 此象主有贤能之士在野,正在观察时局,等待明主出现,而这位明主,正是他姬昌自己!那飞熊,便是贤臣的象征!
姬昌心中一震,强压激动,再次起卦,欲知此贤才能否为己所用,又能带来何种助益。
第二卦显现——鼎卦!
鼎,木上有火,烹饪之象,更喻示着权力、革新与安定。《彖传》言:“圣人亨以享上帝,而大亨以养圣贤。” 此卦分明指向,那位等待他的贤臣,竟有辅佐他革故鼎新、安定天下、乃至问鼎中原的经天纬地之才!
而且,卦象隐约指引,这位大贤,此刻就在他返回西岐的途中!
接连两卦,结果惊人地一致,且指向明确。姬昌再无半点睡意,心中已被巨大的惊喜与期盼填满。天降大任,必予贤才!他不再耽搁,翌日清晨,便匆匆与不得不留在朝歌担任乐官的长子伯邑考告别。伯邑考虽心有不舍与担忧,但知父亲志向远大,只得含泪拜别,嘱托父亲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