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辰翊用力抱了抱她们,然后稍稍推开,仔细端详着两张小脸:“爸爸不在家,你们有没有乖乖的?有没有听周姨的话?”
“有!我们可乖了!”两个孩子异口同声,立刻争先恐后、七嘴八舌地向爸爸汇报起这一周家里家外的情况。
晚上,顾辰翊仔细地洗漱干净,换上了舒适的干净衣服,虽然身体的疲惫依旧,精神却依旧处于一种演练成功带来的高度亢奋状态。
他没有立刻休息,而是坐在孩子们身边,难得地、用极其简单易懂的语言,描述了演练中一些不涉密却足够精彩的片段——比如小分队如何利用夜色和复杂地形悄无声息地隐蔽机动,侦察兵如何借助新装备在夜间如同白昼般洞察“敌”情,不同兵种、不同单位之间如何默契配合,协同得如同一个拥有共同大脑的有机体。
“……以前打仗,更多靠老经验,靠指挥员的感觉,”他指了指自己的太阳穴,又指了指桌上那些写满了演算符号和流程图的稿纸,语气中带着感触。
“现在不一样了,越来越多地要依靠这个——靠精准的数据,靠科学的计算,靠高效的协同。时代在变,打仗的方式也在变啊。”
予安听得眼睛发亮,拳头不自觉地握紧, 仿佛看到了一个全新的、充满科技魅力的战场。
予乐也托着腮帮,听得入了迷,第一次意识到爸爸的工作不仅仅是她想象中的冲锋陷阵,更是一场斗智斗勇、充满现代智慧的激烈较量。
顾辰翊也一眼就看到了书桌上那封陆云瑶的来信。
他拿起信,走到窗边,就着窗外沉静的夜色和屋内温暖的灯光,仔细地、一字一句地阅读起来。
当目光掠过“终身学习”、“不落人后”那几个力透纸背的字时,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目光投向窗外无垠的、充满希望的夜色,眼神变得更加坚定、清明。
演练的成功让他看到了现代战争的差距,也更清晰地看到了自己与部队未来必须努力的方向,而妻子的这封来信,则像一盏明亮的灯塔,瞬间照亮了他心头那些隐约的、关于未来发展的思索。
接下来的几天,顾辰翊一边高效地处理着演练后的各类总结汇报事宜,一边开始着手将心中的新想法付诸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