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热消毒散”的出现,如同在无尽黑暗的瘟疫深渊中投下了一根微弱的蛛丝,给了人们一丝攀爬求生的希望。
但药粉的数量终究有限,必须优先用于已经出现症状和高危的人群。
然而,看着洼子村方向那死寂的绝望,尤其是想到可能还有幸存的孩子,苏晚晴终究无法完全硬下心肠。
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和严格的防护准备后,她决定组织一次极其谨慎的救援行动。
目标:尝试从村子边缘寻找可能还活着的、症状较轻的感染者,尤其是孩子,带回隔离区尝试用药救治。
这无疑风险极大,但或许能救回几条命。
荆轲和赵峰主动请缨,穿着用油布和厚棉布临时赶制的、浸过“消毒水”的简易防护服,脸上戴着加厚口罩,再次小心翼翼地向村子边缘摸去。
苏晚晴和萧珩则在警戒线后紧张地等待着。
许久,就在苏晚晴以为他们遭遇不测,心越来越沉时,两个身影终于返回。
赵峰怀里抱着一个用油布紧紧包裹着的小小身躯。
“是个男孩,大概五六岁,躲在塌了半边的灶台底下,还有气,但烧得厉害,也在咳……”赵峰的声音透过口罩,闷闷的,带着疲惫。
荆轲在一旁沉默地做着全身消毒,眼神警惕地扫视着四周。
孩子被迅速送入最边缘的一个新搭起的隔离帐篷。
张婶立刻进去检查。
“高烧,咳得厉害,身上也开始有淡淡的红点了……情况不好。”张婶出来,脸色沉重地汇报。
“用药!”苏晚晴毫不犹豫,“用温水化开,尽量喂下去!”
然而,喂药的过程却遇到了麻烦。那孩子虽然昏迷,但本能地抗拒苦涩的药汁,牙关紧咬,喂进去的药汁大多顺着嘴角流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