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潼关风云,恶意初显

又艰难行进了大半个月,脚下的土地终于不再是无边无际的荒凉。

官道逐渐宽阔平整起来,偶尔能看到零星的农田和村落,虽然依旧显得贫瘠,但总算有了人烟气息。

远处,一道巍峨的黑色山脉轮廓隐约可见,如同匍匐的巨兽,横亘在天地之间。“前面就是潼关了!”

王头儿指着远处,语气带着几分如释重负,也夹杂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北境第一雄关!”

队伍里的人们闻言,纷纷抬头望去,脸上露出复杂的神情。

走了这么久,吃了这么多苦,终于快要到目的地了吗?

但寒渊州……那名号听着就让人心里发怵。

越靠近潼关,路上的行人车马也逐渐多了起来。

有拖家带口逃难的流民,有驮着货物的行商,也有零散赶路的旅人。

看到他们这支庞大的、由官差押送的流放队伍,路人纷纷投来或好奇、或怜悯、或避之不及的目光。

气氛似乎无形中变得压抑了些。

这日晌午,队伍在离潼关还有二十里的一处驿亭暂时歇脚。

一骑快马从潼关方向飞驰而来,一名驿卒打扮的人将一份公文交给了王头儿。

王头儿拆开一看,脸色顿时有些难看,快步走到萧珩和苏晚晴的马车前。

“少爷,少夫人”他压低了声音,将公文递过去,“潼关守将发来的文书。说按照规矩,流放队伍入境,需在潼关核验公文,更换关防……而且,而且……”

他顿了顿,艰难道,“说我们原定的押送官兵行程已到,需由潼关派兵……接手后续押送。”

萧珩接过公文,快速扫了一遍,眼神沉静无波,只是嘴角微微绷紧。

苏晚晴凑过去看了看,那公文措辞倒是官方,但字里行间透着一股公事公办的冰冷。她挑眉:“换人押送?这么‘贴心’?怕是换来的不是兵,是催命符吧?”

她用脚趾头想都知道,这肯定是京城里哪位“贵人”的手笔,不想让他们平安到达寒渊州。

萧珩将公文收起,淡淡道:“意料之中。潼关守将……如果没记错,是钱谦的一个门生。”

得,又是老冤家。

苏晚晴撇撇嘴。休整完毕,队伍怀着忐忑的心情,继续向那座越来越近的雄关行进。

潼关不愧为北境门户。

城墙高耸,依山而建,气势磅礴。关隘门前排着长长的队伍,等待接受盘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