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若雨扶着路边的野杜鹃,慢慢往上挪。
“陆沉,你看那棵树!”
他顺着她手指的方向看。
是棵老梧桐,树干裂着深浅不一的纹路,枝桠却抽出了新绿的芽。
“应该是百年老树了。”
他说。
“我在校史里见过照片,民国时就有。”
“那我们爬的不是山,是历史。”
李若雨仰头笑。
“等我们老了,再来爬,肯定更有意思。”
“到时候。”
陆沉握紧她的手。
“我推你坐轮椅上来。”
“陆沉!”
李若雨佯装生气。
“说什么呢!”
“我说真的。”
陆沉低头吻了吻她的额头。
“等你走不动了,我背你;等你背不动了,我推你;等我老得推不动了……”
“那就我推你。”
李若雨接话。
“反正我们要一起爬很多很多次梧桐山。”
陆沉的喉咙发紧。
他望着她眼里的坚定。
快到山顶时,他们遇见了挑山工。
老人挑着两筐橘子,扁担压得弯成月牙,汗水顺着皱纹往下淌。
李若雨把登山杖递过去:
“爷爷,您歇会儿。”
老人直起腰,接过登山杖当拐杖:
“谢谢闺女。”
他掀开筐盖。
“吃橘子不?自家种的。”
陆沉挑了个最圆的:
“谢谢爷爷。”
老人啃了口橘子,笑得满脸褶子堆起来:
“现在年轻人少见这么有心的。”
他指了指李若雨怀里的饭盒。
“还带吃的,真好。”
“我们就是随便爬爬。”
李若雨低头剥橘子。
“您慢走。”
老人走远后,陆沉把橘子掰成两半:
“甜吗?”
“甜。”
李若雨舔了舔嘴角的汁水。
“比超市买的甜。”
“因为是陌生人给的。”
陆沉说。
“人对陌生人的善意,总是更纯粹。”
李若雨转头看他:
“那你对我呢?”
“比橘子还甜。”
陆沉捏了捏她的脸。
“甜得我每天都想多给你剥几个。”
山顶的风突然大了些。
李若雨裹紧冲锋衣,陆沉把自己的围巾解下来给她系上。
是去年冬天他在手工坊织的,歪歪扭扭的针脚,她却宝贝似的戴了一整个冬天。
“冷吗?”
他问。
“不冷。”
李若雨仰头看他。
“有你在,风都是暖的。”
山顶的视野很开阔。
远处能看见城市的轮廓,高楼大厦像积木般挤在一起;
近处是层层叠叠的梧桐林,叶片被风掀起,露出底下斑驳的岩石。
两人靠着铁栏杆坐下,李若雨打开手机拍照:
“陆沉,看这里!”
他凑过去,镜头里是她举着手机的手,和他搭在她肩上的胳膊。
“咔嚓”一声后,她把手机递过来:
“给你拍一张。”
陆沉站在栏杆边,背后是漫山遍野的梧桐,阳光穿过叶缝落在他肩头。
“若雨。”
他说。
“我们拍张合照吧。”
“好。”
李若雨把登山杖立在旁边当支架,举着手机倒计时。
“三、二、一!茄子!”
照片里,两人站在老梧桐旁,李若雨的头歪在他肩上,他的手臂环着她腰。
风掀起她的帽檐,露出几缕碎发,沾着晨露的梧桐叶落在他脚边。
“这张要洗出来。”
李若雨说。
“贴在我书房墙上。”
“好。”
陆沉摸出随身带的拍立得。
“再拍一张。”
第二张里,他捧着她的脸,拇指蹭掉她鼻尖的汗:
“若雨,你今天真好看。”
“油嘴滑舌。”
李若雨笑着拍他手背。
小主,
“但……我喜欢。”
下山时,太阳已经升到了头顶。
两人走得很慢,李若雨的登山杖敲在石板上,“哒哒”响得像心跳。
陆沉背着两人的背包,汗水浸透了后背,却舍不得让她受一点累。
“陆沉。”
李若雨突然停住脚步。
“你看。”
她指着路边。
只只蓝尾蝶从草丛里飞出来,翅膀上的鳞片闪着幽蓝的光,像撒了把碎星星。
它们绕着两人飞了两圈,又往林子里去了。
“是梧桐凤蝶。”
陆沉说。
“校史里说,只有梧桐山才有这种蝴蝶。”
“它们在欢迎我们。”
李若雨伸出手,蝴蝶停在她指尖,翅膀轻轻扇动。
“好漂亮。”
陆沉掏出手机拍照,镜头里的她眼睛里映着蝴蝶的蓝,比任何宝石都耀眼。
“若雨。”
他说。
“以后我们老了,也来这里看蝴蝶。”
“好。”
李若雨把蝴蝶轻轻放走。
“到时候我坐轮椅,你推我,我们带把藤椅,坐在蝴蝶最多的地方。”
“还要带盒饭。”
陆沉接话。
“糖醋排骨,清炒芥蓝,玉米排骨汤。”
“再加个清蒸鱼。”
李若雨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