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暗香浮动

国际工艺文化交流周的成功如同一阵春风,吹散了笼罩在匠人村上空的阴霾,却也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挑战。评估团的认证和正面报道让匠人村的声誉不只在恢复,更达到了新的高度。订单如雪片般飞来,咨询合作的邮件塞满了邮箱,甚至有不少外国学员申请长期学习的机会。

然而,在这片欣欣向荣之中,铁柱却感受到一种莫名的不安。多年的商海沉浮让他养成了一种直觉,往往在最顺利的时候,最需要警惕。

清晨的匠人村还笼罩在一层薄雾中,铁柱像往常一样早早起床巡视。露水打湿了他的布鞋,在青石板上留下淡淡的印迹。创新工场里已经亮起了灯,远远就能听到机器低鸣和工匠们的交谈声。

“老板,您来得正好!”二狗急匆匆地迎上来,手里拿着一份文件,“刚收到的通知,省里要举办‘传统工艺创新大赛’,获奖作品将代表国家参加国际展览。我觉得咱们必须参加!”

铁柱接过文件浏览,目光在“国际合作组”类别上停留片刻:“确实是个好机会。但我们现在订单已经排到三个月后了,哪来的人手准备参赛作品?”

二狗挠头笑道:“可以让林雪带队,抽几个骨干组成专项小组。拿个奖对咱们品牌价值提升可不是一星半点!”

这时林雪也到了,听到对话后插话:“我研究过这个大赛,评委主席是国际着名的设计大师雷诺先生。他特别注重传统与创新的平衡,恰好是我们的强项。”

铁柱沉吟片刻,看向林雪:“你有什么想法?”

林雪眼睛一亮:“我注意到大赛有个特别奖项——‘文化传承奖’,要求作品既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又要有创新突破。我在想,或许可以尝试将王师傅的木雕技艺与现代装置艺术结合,做一个能够互动的大型作品。”

“互动装置?”二狗皱眉,“会不会太前卫了?大赛毕竟是传统工艺比赛。”

“正是要打破边界。”林雪语气坚定,“我记得雷诺先生说过,传统的价值不在于被供奉,而在于被重新诠释。”

铁柱欣赏地看着林雪,这个曾经青涩的海归学子,如今已经成长为有独立见解的得力干将。“好,这个项目就由你负责。需要什么资源直接跟我说。”

接下来的日子,匠人村进入了更加忙碌的状态。白天要完成日常订单,晚上则集中精力准备参赛作品。工坊里的灯光常常亮到深夜。

林雪组建的专项小组包括王师傅、两位年轻设计师和来自肯尼亚的基努亚——他的草编技艺与中国传统工艺的结合令人眼前一亮。

“我们要做的不仅仅是一件作品,而是一个能够讲述中国文化故事的艺术装置。”第一次小组会议上,林雪在白板上画着构思图,“核心思想是‘天工开物’——中国传统工艺中‘天人合一’的理念。”

王师傅摸着下巴:“这个理念好,但怎么用具体形式表现呢?”

基努亚提议:“在我的部落,长者通过编织图案讲述历史。或许我们可以用不同的工艺组合,展现中国工艺的演变史?”

讨论越来越热烈,创意在不断碰撞中逐渐成形。最终,他们决定创作一个名为《时空织锦》的大型互动装置,通过木雕、刺绣、陶瓷、草编等多种工艺的结合,展现中国工艺从古至今的发展脉络,观众可以通过触摸屏选择不同时代,装置会相应变化灯光和音效,仿佛穿越时空。

然而,创作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最大的挑战来自技术整合——如何让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无缝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