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风雨同舟

审计风波过去后的匠人村,仿佛经历了一场春雨的竹林,洗去尘埃后更显苍翠挺拔。然而铁柱心中明白,这场风波带来的影响远未结束。清晨,他站在刚刚完工的“传统工艺溯源中心”前,看着技术人员正在安装区块链记录设备,心中思绪万千。

“老板,溯源系统今天就能调试完成。”二狗走过来,脸上带着久违的轻松表情,“这下看谁还能质疑我们的材料来源!”

铁柱点头,目光却投向远处:“系统只是工具,真正的信任建立在人与人之间。审计虽然证明了我们的清白,但有些伤害已经造成。”

他指的是那些在风波中暂停合作的客户。尽管审计结果已经公布,但仍有三家重要客户犹豫是否恢复合作。

林雪拿着一份报告匆匆走来:“赵总,刚收到的消息,环球工艺集团正在大量收购各地的传统工艺作坊,价格高出市场三成。”

铁柱眉头微皱:“他们这是要垄断上游资源?”

“不仅如此。”林雪补充道,“他们还推出了一个‘传统工艺保护计划’,声称要‘纯正’地保护传统技艺,反对任何形式的产业化。”

二狗忍不住插话:“这不是明摆着针对我们吗?自己搞产业化,却反对别人产业化!”

铁柱沉默片刻,突然问:“被收购的作坊反应如何?”

“大部分欣然接受,毕竟出价很高。”林雪翻看报告,“但也有一些老匠人拒绝,认为这是对传统的商业剥削。”

正说着,前台通知有访客到来——正是那三家暂停合作客户中的一家,法国的高端家居品牌“Maison de Art”的代表杜邦先生。

铁柱立即亲自迎接。杜邦先生面色尴尬:“赵,首先请接受我的道歉。在审计期间暂停合作是总部的决定,我个人始终相信匠人村的诚信。”

铁柱微笑:“不必道歉,谨慎是商业合作中的正常态度。请进,我带您看看审计后我们的一些新变化。”

参观过程中,杜邦先生对溯源系统表现出浓厚兴趣:“每件作品都有独一无二的数字身份?连材料来源和工匠信息都能追溯?这太棒了!欧洲消费者最看重这个。”

在创新工场,杜邦先生被一件融合刺绣与光影技术的作品吸引:“这就是在米兰展上引起轰动的那件作品?我能亲眼看看它的投影效果吗?”

陈越上前演示。当传统的花鸟图案在光影中“活”过来时,杜邦先生惊叹不已:“完美!这才是传统与创新的真正融合!”

参观结束后,杜邦先生立即表示要恢复合作,并增加订单量:“不仅如此,我还要向同行推荐你们。真正的匠心经得起考验。”

送走杜邦先生,铁柱并没有过于欣喜。他知道,这只是开始,另外两家客户的态度仍然不明。

下午,铁柱召开核心团队会议,分析当前形势。

马克首先汇报:“根据我打听到的消息,另外两家客户之所以犹豫,是因为环球工艺集团向他们提供了类似但价格更低的产品。”

“怎么可能?”二狗质疑,“我们的定价已经很低了!”

“因为他们用的是机械化量产,成本自然低。”马克解释道,“而且他们暗示,匠人村的作品之所以价格高,是因为‘过度营销’和‘管理层高薪’。”

林雪补充道:“更麻烦的是,他们还在业内散布谣言,说我们的溯源系统是‘作秀’,实际根本做不到全程可追溯。”

铁柱沉思良久,突然问:“被环球收购的作坊中,有没有我们熟悉的?”

林雪查阅资料:“有!苏州的‘苏艺坊’,主人是苏老先生的孙子苏明。苏老先生当年与王师傅是师兄弟。”

铁柱眼睛一亮:“安排一下,我去拜访苏明。”

苏州之行并不顺利。苏明对铁柱的到来十分警惕,会谈安排在一家茶馆,气氛尴尬。

“苏先生,听说您将苏艺坊出售了?”铁柱开门见山。

苏明神色不自然:“赵总,生意场上的事,您懂的。对方出价高,我没理由拒绝。”

“但苏艺坊是您祖父的心血,苏老先生的苏绣技艺是国家级非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