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联盟初成,暗流转向

匠人村庆祝的欢声笑语尚未完全散去,务实的工作便已迅速铺开。周天豪这个心腹大患的铲除,如同搬走了压在心头的一块巨石,让所有人都感觉呼吸顺畅了许多,干活的劲头更足了。

与莱诺瓦正式合作协议的细节通过加密通道传回,那笔可观的预付款和庞大的订单量,让负责财务的二狗笑得合不拢嘴。

“老板!这下咱们可真是鸟枪换炮了!光是这笔预付款,就足够我们把后山的运输通道修得平平整整,再引进几套先进的烘干和打磨设备!”二狗拿着平板,兴奋地指着上面的数字。

铁柱看着报表,脸上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这不仅是一笔钱,更是国际市场对匠人村价值的认可,是打破黑石资本围剿的重要突破口。“钱要用在刀刃上。设备要引进,但核心的手艺不能丢,传统工艺的魂不能变。李哲,你和杨师傅、张婶他们一起,研究一下哪些环节可以用设备提升效率,哪些必须坚持手工,拿出个方案来。”

“明白,铁柱哥。”李哲推了推眼镜,眼中闪烁着技术控的光芒,“我已经有了一些初步想法,比如用数控设备进行初期的竹材定型和开料,能大大节省时间和体力,但关键的榫卯打磨和云锦织造,肯定还是手工更有灵魂。”

杨师傅在一旁捋着胡子点头:“小李这话在理。机器是死的,人是活的。有些分寸和韵味,只有手才能把握得住。咱们不是要取代手工,是要让手艺人有更多的精力,去琢磨更精妙的东西。”

就在匠人村内部紧锣密鼓地规划升级时,之前铁柱和林雪着力推动的“传统工艺保护联盟”,也迎来了实质性的进展。

周天豪的倒台,以及匠人村与莱诺瓦的成功合作,如同两颗重磅炸弹,在国内的传统工艺圈子里引起了巨大震动。之前许多还在观望、或者慑于黑石资本淫威的企业和个人,此刻都看清了风向。匠人村不仅顶住了压力,还实现了逆势上扬,这无疑给了他们巨大的信心。

几天之内,二狗和李哲就接到了雪花般飞来的合作咨询和加入联盟的申请。有来自江南的丝绸世家,有来自景德镇的瓷器名坊,有来自徽州的墨砚大师,还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刺绣、漆器、木雕等等领域的佼佼者。

“老板,这下可热闹了!”二狗抱着一摞申请资料,又是兴奋又是头疼,“光是筛选和初步对接,就够我们忙活好一阵子了。”

“这是好事,说明人心所向。”铁柱看着那些代表着各地精湛技艺的名字,心中涌起一股豪情,“联盟不能只是个空架子,要真正发挥作用。我们要尽快召开第一次联盟成员大会,确立章程,明确权利和义务,最重要的是,要建立起原材料共同采购、技术交流共享、市场开拓互助、以及知识产权联合保护的机制!”

他深知,单打独斗终难成气候,只有将分散的力量凝聚起来,才能形成足以与资本巨鳄抗衡的合力。

就在铁柱全力筹备联盟事宜时,林雪结束了巴黎的工作,风尘仆仆却又神采飞扬地回到了匠人村。她的归来,受到了全村人的热烈欢迎,尤其是小宝,像个小炮弹一样冲进她怀里,紧紧抱着不撒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