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待他们的是县里分管文化的王副县长,一个皮肤黝黑、眼神里带着焦虑和期盼的中年汉子。
“铁柱总,可把你们盼来了!”王副县长紧紧握着铁柱的手,语气激动,“我们这穷地方,没啥好东西,就剩下这点老祖宗传下来的手艺了,眼看就要断根了啊……”
他带着铁柱一行人参观了当地的手工艺合作社。破旧的土坯房里,几位年逾古稀的老人,就着昏暗的光线,手指翻飞,正在进行复杂的羊毛打结和盘金绣。她们的手艺精湛,图案古朴大气,充满了游牧民族的豪放与生命力,但做出来的多是些样式陈旧、难以适应现代市场的坐垫、挂毯,堆积在角落里,蒙着灰尘。
“好东西啊!真是好东西!”同行的技术骨干,一位负责材料与工艺结合的工程师,拿起一块羊毛毯,仔细摩挲着上面的纹路,忍不住赞叹,“这密度,这色彩搭配,机器根本做不出来!”
“可是卖不出去啊。”一位叫其格力的老奶奶叹了口气,用生硬的普通话说道,“年轻人嫌土,不愿意学,我们老了,做不动了,也找不到买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看着老人们眼中混合着骄傲与落寞的神情,铁柱的心被深深触动了。
当晚,在县招待所简陋的房间里,铁柱召开了现场会议。
“情况大家都看到了。”铁柱语气沉重,“手艺是顶级的,但产品脱离市场,缺乏品牌和渠道。我们需要帮他们找到与现代生活的连接点。”
“我们可以用‘星璇’系统,分析这些传统纹样的文化基因,进行现代化的衍生设计,保留其灵魂,但赋予更符合当代审美的形态。”李哲通过视频连线建议道。
“材料上也可以升级。”那位同行的工程师补充,“当地的羊毛品质其实很好,我们可以引入‘灵丝’的基础技术,帮助他们开发具有更好功能性(比如抗菌、调温)的混纺线,提升产品价值。”
“二狗,你负责渠道和品牌。”铁柱看向二狗,“联系咱们合作的时尚品牌和设计师,看看能不能搞个联名系列;同时,在咱们自己的电商平台和线下体验店,开辟‘乡土匠心’专区,讲好清河县和这些老手艺人的故事!”
“好!我回去就办!”二狗也被现场的氛围感染,干劲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