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铁柱当即拍板,“成立‘深空新材料’专项攻关小组,我任组长,李哲、严教授任副组长,调动全公司最顶尖的资源,不惜一切代价,全力攻坚!”
“未来探索实验室”立刻进入了战时状态。所有的其他非核心项目都为“深空新材料”让路,最先进的计算设备全力运转,支持“星璇”系统进行前所未有的复杂模拟运算;严教授带领团队,日夜不停地查阅文献,设计实验方案;李哲则协调各方,确保模拟与实验的无缝衔接。
然而,理论的推演与现实的合成之间,隔着巨大的鸿沟。初步筛选出的几种候选结构,在实验室的合成过程中接连遭遇失败。不是无法稳定成型,就是在模拟辐射测试中迅速劣化,进展极其缓慢。
时间一天天过去,项目组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来自上面的询问虽然语气依旧温和,但那份期待背后的重量,每个人都感受得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又失败了……”深夜的实验室里,一个年轻的研究员看着反应釜中再次析出的无用沉淀物,沮丧地摘下了护目镜,眼圈泛红,“我们已经尝试了十七种方案了……”
压抑和焦虑的情绪开始在项目组内部蔓延。连续的高强度工作和屡次失败,消耗着大家的精力和信心。
铁柱敏锐地察觉到了这种情绪。他没有在深夜召开会议训话,而是让食堂准备了热腾腾的宵夜,亲自送到了实验室。
“大家都辛苦了。”铁柱将一碗汤面递给那个眼圈发红的研究员,拍了拍他的肩膀,“科学研究,哪有那么多一帆风顺。失败是常态,成功才是侥幸。别忘了,我们匠人村,就是从一次次失败里爬起来的。”
他走到实验室中央,看着这些疲惫却依然坚守岗位的年轻面孔,声音沉稳而有力:“我知道大家压力很大。但请记住,我们此刻的努力,不仅仅是为了完成一项任务,更是为了将来,我们国家的探测器,能够带着我们中国人的智慧和汗水,飞向更遥远的星空,去回答那些关乎人类起源和未来的终极问题!想想那个画面,我们现在遇到的这点困难,又算得了什么?”
没有豪言壮语,只有朴实无华的理解和愿景的勾勒,却瞬间驱散了弥漫在实验室里的阴霾。大家默默地吃着宵夜,眼神重新变得坚定。
就在这时,李哲兴奋地冲进了实验室,手里拿着刚刚打印出来的数据图表!
“铁柱哥!严教授!有重大发现!‘星璇’系统在模拟一种基于碳硅氮三元复杂拓扑结构时,发现其在特定能量场激发下,可以形成一种极其稳定的、能够主动偏转和吸收高能粒子的‘动态防护层’!虽然合成路径极其复杂,但理论上是可行的!”
峰回路转!
所有人的精神都为之一振!新的方向出现了!
“立刻按照新方案,准备实验!”严教授立刻下令,声音因激动而有些颤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