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这样的,陈默同学。我们复旦大学招生办,在第一时间就看到了你优异的高考成绩,也通过海城一中的刘校长,了解到了你想要报考我们学校经济学院的意向。”
“我代表学校,对你的选择,表示最热烈的欢迎!”
她顿了顿,开始抛出那些早已烂熟于心的、足以让任何学生都无法拒绝的诱饵。
“考虑到你的特殊情况,学校招生委员会经过紧急讨论,决定为你提供一个史无前例的优待条件。”
“首先,是奖学金。我们将在国家和学校的常规奖学金之外,额外为你提供一百万的新生入学奖学金,分四年发放。”
“其次,是本硕博连读资格。只要你在校期间成绩达标,就可以免试,直接保送本院的研究生和博士生,由我们学院最顶尖的导师亲自指导。”
“最后,学校可以特批,允许你在大二学年,就进入我们复旦的创业孵化基地,并为你提供第一笔五百万的无息创业贷款,以及最顶尖的校友资源对接。”
这番条件,不可谓不丰厚。
如果是普通学生,听到这些,恐怕早已激动得语无伦次,只会点头说“好好好”了。
然而,电话这头,陈默,却只是安安静静地听着。
直到洛凝说完,他才缓缓地开口,声音依旧平静,却带着一种四两拨千斤的力量。
“洛老师,非常感谢您和学校的好意。”
他的开场白,礼貌而又得体。
“奖学金,我心领了。但一百万,太多了。我自己的学费和生活费,我有能力解决。如果可以,我希望学校能将这笔钱,用来帮助那些来自贫困地区、但同样优秀的学弟学妹。”
电话那头的洛凝,听到这个回答,明显愣了一下。
不要钱?
这小子有点意思。
“至于本硕博连读,”陈默继续说道,“也暂时不用。我更倾向于,在本科毕业后,先在社会上实践几年,将理论与现实结合,再决定是否继续深造。”
这个回答,展现了一个对自己未来有清晰规划的成熟心态。
洛凝的嘴角,不自觉地微微上扬,眼底的欣赏之色更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