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8章 川蜀来客

顿了顿,卢绶再问,“万岁爷,那些弹劾奏本留中不发么?”

“降旨申叱,津门抽查案涉案司衙一个不要放过,命他们反躬自省,给朕一个交待!”

“奴婢领旨。”

皇帝似乎突然想起了什么有趣的事,嘴角冷笑连连。

“骂的难听些,不要有任何顾忌。”

朱老七没有想到,自己的无心之举着实为皇帝出了一口恶气。

被文官集团的道德大棒敲打了几十年,今日总算被皇帝抓住了痛脚,畅快。

在旁站着的骆思恭一阵无语,看来案子不需要查了,那是不是可以告退了?

皇帝似有所觉,回过头来看他。

“你去津门,学学老七怎么做事的。你看看人家,一查一个准,朕怎么就养了这么多废物!”

“......臣无能,请陛下责罚。”

闻言,骆思恭只能跪地请罪,一时间,他竟有些委屈。

锦衣卫这些年没什么业绩,还不都是陛下你不给活干么,又不是我要偷懒的。

皇帝没有理会骆思恭的委屈,又吩咐卢绶。

“你也派几个机灵的过去,老七这么折腾,别将正事耽搁了。”

“万岁爷,还是老奴跑一趟吧,旁人去了,老奴不放心。”

想到朱老七的操蛋脾气,万历皇帝很有默契的点点头。

“也好,那你走一趟,别耽搁太久,旬月便回来。”

为了证明自己不是个废物,骆思恭也急忙请命。

“陛下,那臣也去,给卢公公打个下手。抽查案的卷宗,臣以为应该抄录一份,有备无患。如有需要,还可以就地提审人犯。”

皇帝微微点头,算是默许了。

随即皇帝似乎又想起一事,叫住转身欲走的卢绶。

“上缴的赎罪银,不能都拨给老七,不像话。”

懂了,皇帝眼馋了,也要分一杯羹。

卢绶躬身领命,同骆思恭缓缓退出大殿。

津门转运衙门。

罕见的,朱常瀛亲自出城迎接贵客。

前四川总兵官,左军都督府都督同知,刘綎刘大刀。

老将军将门出身,少年随其父征战西南,参与对缅战争、平定都掌蛮之乱、播州之乱、又曾转战福建剿倭,入朝对倭征讨。

骁勇善战,威名赫赫。

这样的人杰,值得朱常瀛亲自相迎。

“老臣刘綎参见瀛王殿下!”

“免礼!”朱常瀛几步上前,扶住刘綎,“久闻老将军之名,今日得见,幸甚!”

“老臣不敢!”

随着老头起身,朱常瀛稍稍打量,对这人便生出好感。

老头六十了,须发斑白,但满身的腱子肉却怎么也遮掩不住,身高只比朱老七矮了些许却也相差不大,腰杆笔直,双眸隐含杀气。

指挥能力且不说,但绝对是一员勇将。

刘綎见到朱常瀛也大为吃惊。

老头入京述职,听过瀛王些许事迹但也不多。海外立国、藩王领兵、群臣忌惮、特立独行、傲慢无礼、嚣张跋扈…...总之风评不好。

来之前,刘綎以为老朱家又多了一个败家子而已,得皇帝宠爱借机敛财罢了。

今日当真见着了,却出乎意料之外。

这厮…竟然当真是练家子,而且杀人无数。

稍稍留意王府亲兵,刘綎神色再次凛然。立如青松,稳如磐石,双眸含煞…都是百战劲卒。不简单!

朱常瀛看刘綎亲兵,亦是十分好奇。

亲兵队伍大约五十几人,虽都穿着大明军服,但一眼观之,却发现许多人并非汉人,甚至有几个黑黑的印度面孔,佩戴的武器也五花八门。

怎么说呢,有一种雇佣军的即视感。

对待这样的牛逼武将,朱老七自然十分热情,抓着刘綎粗糙老手不放,谈笑着将其引入会客厅。

落座上茶,朱常瀛笑问,“孤看老将军亲兵面目奇特,骁勇彪悍,莫非就是传闻中的都蛮锐卒?”

“殿下谬赞了,老臣在西南任职多年,确有些土司青壮沐浴皇恩入我军中,骁勇谈不上,怎敢与我大明天军相提并论。好在他们听话,勉强用之。”

“老将军谦虚了,坐镇西南边陲,平定诸蛮,功大莫焉。”

“不敢,都是皇恩浩荡。”

这老头…还真是谨慎,看来从他嘴里套取西南情报暂时不可能了。

藩王这个身份,对文臣武将来说总是忌讳,便王妃沈家也少有主动来找他朱老七的,何况与刘綎只是初见。

刘綎性子急,喝了几口茶,便迫不及待开口。

“老臣来此叨扰,是为了军需一事,有些唐突,还请殿下海涵。”

“无妨,朝廷公事,老将军直言便是。”

“好!”刘綎从亲兵手中接过一纸文书,交给朱常瀛,“此次征剿建奴,有五千川军奉调入辽,此时已到了山东地面。”

“眼见入冬,弟兄们还穿着单衣,幸赖朝廷体恤,划拨咱棉衣棉靴等过冬物资。殿下…您看?如有可能,老臣打算在津门便为儿郎们换装。”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朱常瀛接过文书,扫了一眼之后交给谭国兴。

“你看看物资清单,能否为老将军凑齐了?”

谭国兴拧眉思索片刻。

“回殿下,前几日有七千套军服装船送去了辽东,眼下津门库房只有棉服四百套,棉靴六百双,棉帽千三百顶,其余物资,臣马上派人去查,今日给出数量。”

闻言,刘綎脸色顿变,其余几名川军将领脸上也不好看。

“殿下,这…这可如何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