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1章 皇家寡信义

风流大宋 林二虎 3142 字 10天前

完颜吴乞买从长公主那里出来,虽然天气未曾转暖,但他后背却被冷汗浸湿了一大块。不过,此番的冒险也是相当值得,他成功地借助于耶律延寿的迁怒而在她心里植下了一块猜忌。只要秦刚能够被天祚帝猜疑而调离曷懒甸,高丽国正好之前已被驱离,那里将迟早会成为完颜部的势力范围。

两天后,耶律延寿到了辽阳城,从越国王妃萧菩贤女那里得到了确切的答案后,表面上维持着平静无比的神态,但心底里的怒火已经开始熊熊燃烧了起来。至此,她已经完全相信了吴乞买帮她作出的所有诱导性分析,而对于徐三求而不得前的爱意,已经完全转化为了出奇的愤怒,她要尽快回到春捺钵营,直接去向皇兄去倾诉不平。

在路过黄龙府时,她也同意了此时已经派不上用处的完颜吴乞买转道回家的请求。

完颜吴乞买成功地脱身,而且他也深信,耶律延寿为了自己的面子,绝对不会对任何人吐露他在此事中的作用。

“秦刚啊秦刚,虽然这次算是我在你背后的不义,但是这可都是之前你对我的屡次不仁!正如你们宋人话本里的那句话一样:既生瑜、何生亮?遇上了我,便就是你的不幸!”完颜吴乞买向东面远远地看了一眼之后,打马向北面的会宁城赶去。

天祚帝对这件事的反应却极其慎重。妹妹受到的委屈他自然看在眼里,但是这几年来,无论是萧奉先在他耳边的各种推荐,还是辽东地方的相关奏报,包括他两次接见后的印象,这个徐三都挺遂他之意,也算是一员值得托付地方重任的汉将。否则他又怎么会那么爽快地同意降旨将妹妹嫁给他呢?

但是,眼下耶律延寿带回来的诸多情况,又令他不得不对这个汉将起了猜疑与防范,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让他继续留在东北这里,的确是非常地不妥了。

但是,徐三毕竟又刚刚立下新功,总不能有功不赏反罚吧,这得要考验他的君王手段了。

五月中旬,天祚帝即将结束他的春捺钵之时,便在营中接见了此时特意前来谒见他的皇太叔、南京留守耶律和鲁斡与他的儿子东京留守、越国王耶律淳。并表示,他收到了和鲁斡好几次请求致仕的奏章,充分认可了皇太叔的劳苦功高,所以这次将会封他为义和仁圣皇太叔,并升为惕隐大臣,随其回上京休养;

而义和仁圣皇太叔的儿子,现任东京留守、越国王耶律淳,同样也是他的皇叔,在辽阳府的这几年中,政绩卓越,便会进封为魏国王,并直接去析津府继任他老爹的南京留守事。

然后,借着对于这对眼下皇族之中最有影响力的父子调动,天祚帝终于还是应践了他对皇妹的承诺,对徐三下了调动诏令。不过,关于此事,他还是先把最信任的萧奉先叫来商议了半天。

萧奉先离开皇帝金帐之后,无奈地摇头叹了叹气,一回到自己的帐中,便就急急修书一封,交于亲信手下,嘱咐走更快的商道,尽快送至保州。

他在这封信里写道:“你小子自己错过了做大辽金刀驸马的机会,也是导致这次陛下要动你的最主要原因。不过也亏得你还有哥哥我啊!还是在陛下这里讨到了一个最好的调动结果。诏令过两天就会到,具体内容我不好在这里透露,但是哥哥向你保证,你接下来的位置不降反升,只会更加好。同时,咱们在东北这里,也委派给了足够放心的人,所以你接到诏令时一定要沉住气,千万别给朝堂里的人抓住新的小辫子!”

而在保音城这里,大辽礼部官员离开之后,王文姬便郑重地与秦刚告别:“徐之兄勿忧,文姬此时虽有下嫁之名,但王诏所书的赐婚对象,乃是并不存在的徐三!况且此时文姬再回高丽,便就不再会有长公主存在,俗世凡尘,便如过眼云烟,不值一提。此去经年,唯愿徐之兄宏图大展,更与清照妹妹比翼双飞,白首到老。”

面对真诚无比的王文姬,秦刚也找不到任何理由来劝阻她的出家意愿,唯有无比诚挚地向她表示感谢。

之后,为了更加及时地面对耶律延寿有可能带来的报复手段,秦刚与秦虎回到了信息更加通畅的保州,直到接到萧奉先的来信提醒时,方觉得惊喜交半。

惊的自然是天祚帝的政治手腕居然还是如此地粗糙。耶律延寿回去后的告状这很正常,但是居然就会对他这样的一个边境重将说动手就动手,就一点也不担心自己的边境安全吗?还是大辽实在对于东北部的统治信心十足?要真是换了一个存心想与高丽和亲拉拢关系的边境辽将来说,此时大概率的事情就应该是带着队伍投奔高丽了!

喜的当然是在天祚帝的身边,会有萧奉先这样的一个超级盟友的存在。

历来奸相的政治智商基本都在线,不会像所谓的忠臣总会进行无脑的劝谏。萧奉先自然首先会高声赞颂皇帝陛下的英明决断,然后再顺其思维,在后续手段上进行找补。

小主,

朝廷对于镇边大将的定时调动,本属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只要把两个关键问题处理好就不会出乱子:一是调动徐三是升还是降?二是安排什么人去接任?

几天后,圣旨终于送到:

大辽原东京道兵马副都总管、兼东北路统军使徐三,调任南京道统军使。而东京道这里的继任者居然是萧奉先的亲弟弟萧嗣先。

南京道,向来是大辽五京之中最富裕之处,从东京留守调任南京留守,通常都会被视为升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