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1章 记录历史的杨岁

为什么生物体的污染度会影响生物的意识,为什么存在隐藏式诡异?

所有的现象,都在这个框架下得到了统一的解释。

霍德华感到一阵眩晕。

他深呼吸几次,让自己冷静下来。

然后,他重新坐到电脑前,打开颖儿和齐点建立的数学模型。

现在用自由能理论的视角重新审视这个模型,每一个方程都有了全新的意义。

那个描述污染度与神经活动关系的函数,现在看来,它实际上在描述的是:

污染如何扭曲大脑内部模型的复杂度与准确度的权衡关系,以及这种扭曲如何驱动内部高熵态的形成 。

而那些非线性项 ,代表的是:

当自由能超过临界值时,系统进入失控状态的非线性动力学过程。

甚至模型中那个一直让人困惑的阻尼系数,现在也有了明确的物理意义。

它衡量的是大脑预测系统的信息惯性。

系统多快能意识到当前的优化策略无效,需要切换到新策略。

霍德华的手指在键盘上飞舞,他开始重写模型的理论推导。

这一次,不是从数据出发的经验拟合。

而是从自由能原理出发的原理推导。

他从最基本的假设开始。

第一假设:大脑是一个试图最小化自由能的自组织系统 。

第二假设:高污染度个体的能量态持续产生不可被建模的内部信息输入 。

第三假设:当系统无法降低自由能时,会增加模型复杂度尝试强制优化。

然后,他一步步推导出自由能方程。

再引入神经生物学的约束,神经元数量、突触连接、代谢能耗上限……

推导的过程很漫长,持续了一天一夜,哪怕他的助手进来劝他吃饭,他也没有理会。

整个人就像和外界隔绝了一样。

最终,他推导出了一组方程。

当这组方程由他亲手写下时,霍德华整个人都僵住了。

抬头看向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