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关键是,主变量起决定性作用。
简单的来理解,就好比其他所有变量都在一个括号里面,包括能力发动与否,场强大小等等。
而这个和污染相关的主变量,是乘在括号外面的系数。
如果这个变量为零,那不管括号里面的变量怎么变,污染速率都应该为零。
只能说,一旦把污染量作为一个独立的主导变量提出来,这个假设就立于了不败之地。
没有人能从理论层面直接反驳它。
但这并不代表这个假设就胜出了。
因为它依然是从已经发生的现象推导出来的,从现有的诡异场论框架根本就推导不出来这个变量的存在。
虽然没有人能推翻它,但它其实和自嗨没有区别了。
现在只能说是一个备选方案。
众人还在继续讨论。
一个接一个的假设被提出来,在白板上留下密密麻麻的公式和图表。
大多数假设都能做到自圆其说,立于不败之地。
但也都存在同样的问题。
无法从理论基础直接推导出来。
而吴垠又提起了上一次讨论的有关局域性和非局域性的问题。
在那次问题中,通过引入四维空间的视角,完美解决了看似不可调和的矛盾
那么现在,如果站在四维的角度思考问题,那就很容易解决了。
一说到引入维度,负电子世界的那群医生们眼睛瞬间亮了起来,就像猎犬闻到了猎物的气息。
要知道,他们在最开始尝试解释诡异现象的时候,就大胆地引入了高维度的概念。
哪怕后来被联盟的诡异科学理论折服,他们也从未完全放弃自己的研究方向,而是一直在修改。
现在、吴垠这个极具影响力的创始人正式提出引入四维,一群医生果断跟团,把他们这些年研究的内容与诡异场论相结合。
其实很多科学家对引入四维这个做法是非常抵触的。
毕竟在物理学中,每引入一个额外的维度,都意味着复杂度的指数级上升,以及大量难以验证的假设。
但在之前局域性和非局域性的讨论中,他们已经迫不得已引入了四维。
既然四维空间已经成为理论框架的一部分,那在这里继续使用也就顺理成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