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1章 多个决定

这个问题也是陆渊一直在想的问题。

而且正是根据这个问题可以推出那个假设最有漏洞的地方。

难道所谓的毁灭只毁灭重启部分吗?

那好。

就先假设世界的本质就是这样。

但是,非重启部分是根据那位所占的子集推导出来的。

直接回溯到第一次重启之前。

那位是一直存在,还是第一次重启时才出现的?

如果“那位”从一开始就存在,那就很难用“人”这个概念来理解祂了。

祂更像是某种超越性的存在,类似造物主或者宇宙规则本身。

那么祂重启世界的动机也就完全不可知了。

他重启的动机也就不知道了。

其实陆渊最初的想法其实很简单,就像他们那天做的模拟世界运行的实验一样。

在相同的物理规则下,无论初始条件如何设置,世界最终都会不可避免地趋向毁灭。

所以“那位”才会一次又一次地重启世界,试图寻找一个不会让世界走向毁灭的初始条件。

就像调试一个复杂程序,不断修改初始参数,希望找到一组能让程序稳定运行的输入值。

根据这个思路往前推的话,“那位”极有可能亲身经历过毁灭。

所以,陆渊更倾向于“那位”是在第一次重启或者说毁灭后才出现的。

但这样一来,逻辑链条就出现了问题。

如果“那位”是在第一次重启后才出现,那就意味着在“那位”出现之前,世界应该是一个完整的全集,而且只包含重启部分,不存在什么非重启部分。

因为陆渊提出的非重启部分这个概念,本身就是从代表“那位”的子集推导出来的。

可关键问题在于,陆渊从“那位”的存在推导出了“非重启部分”的存在,但这不代表“非重启部分”就是因为“那位”才出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