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鸿胪卿派人来说,他回长安去了,要是您醒了,让小的跟东家你说一声,不要忘了你答应过他的事。”

“鸿胪卿?”

李恪愣了愣,才反应过来是唐俭 ——唐俭正是现任鸿胪卿,中午两人解开隔阂时,他主动提出要妥善安置使团亲随,不会将定襄城之战的军功据为己有。

他握着空碗的手紧了紧,宿醉的昏沉瞬间清醒了大半,连忙追问。

“唐大人什么时候走的?可有说何时回长安?”

来福挠了挠头,仔细回想了片刻。

“应该走了半个时辰了,派来的人说唐大人怕耽误了向陛下复命,没等您醒就动身了。”

李恪闻言,放下了手中的碗,撑着床头慢慢起身,皱眉揉了揉仍在发疼的额头。

“知道了,在我睡着的这么长时间里,定襄城没有发生什么其他事情吧?”

城内和外面的营地,倒是没有什么乱子。”

来福连忙接话,语气里带着几分漫不经心。

但是接下来的一句话,让李恪的酒意直接散了大半。

“不过,前去追击颉利可汗的辛獠儿和唐俊悟,派人送来了一份军报。”

“呐,就放在那边的案几上!”

说话间,来福的下巴朝靠窗的案几抬了抬,示意了一下。

一听到是追击颉利可汗的辛獠儿和唐俊悟传来的军报,李恪顿时就坐不住了。

还有些气愤地朝着来福责怪道。

“小二,这么重要的情况,你怎么不早点叫醒我!”

顺着来福的视线看去,那里果然放着一卷用红绳系着的军报,封皮上还印着代表紧急军情的印泥。

李恪急忙起身,宿醉的头痛都被惊散了。

在抓起军报的第一时间,李恪心里闪过一阵不太好的预感。

等到他快速拆开封蜡,目光扫过情报上字迹。

里面的内容,实实在在的证明了李恪的猜测是对的。

上面说,辛獠儿带领与唐俊悟合计一千骑兵,按照李恪的提醒,知晓颉利可汗想从碛口北渡黄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