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晓时分,沉睡的幽州城,开始慢慢苏醒。

尽管位于北方,清晨这段时间,还有些料峭的寒意。

但街头小巷中,却已悄悄泛起了生气。

最先醒的,自然是城根下的早点铺子。

店家掀开棉布做的帘子,将铁炉搬到门口,添上炭火的瞬间,橘红的火星子就像是夜空中的繁星。

不到一会的工夫,就有胡饼的焦香,混着粟米粥的清甜飘出来。

勾得早起的行人不时的驻足...

跟以往一样,位于幽州郊外水梨村的冯田,和同村的几个汉子,挑着菜担,踩着青石板路往市集赶。

竹筐里的萝卜、芋头还沾着晨露,在朦胧的光线下泛着新鲜的水汽。

几个人走走笑笑,不时传来爽朗的笑声,嘴里聊的全是地里的收成和市集的行情。

冯田指了指竹筐里圆滚滚的芋头,笑着对身旁的刘老三说。

“你瞧我这芋头,今年雨水足,个个都长得瓷实,待会儿到了市集,保准能卖个好价钱——等卖了钱,就给家里娃扯块新布,做件薄点的春衫。”

刘老三也乐着应和:“那我这萝卜也不差!脆生生的,蘸酱吃最爽口,城里的酒楼都时不时的会来收。”

冯田闻言,拍了拍刘老三的肩膀,语气里满是打趣。

“我记得你小子家,种了差不多两亩地,今年肯定挣了不少的铜钱,今天要是买的好,可得请哥几个喝碗羊杂汤!"

刘老三哈哈笑着摆手:“那有啥难的!要是真卖了好价钱,别说羊杂汤,咱再叫上盘酱驴肉,好好热闹热闹!”

听到两年前,还因为饿肚子,从而偷偷去邻村地里,挖红薯填肚子的刘老三。

如今能大方说请喝羊杂汤、吃酱驴肉,心里跟着热乎的冯田,忍不住感叹道。

“如今,咱们能过上这种吃饱穿暖,还有余钱的日子。得好好感谢燕王殿下,若不是他来到这幽州,轻徭薄赋,免除了一半的赋税不说,还直接让未满十二岁的孩童不用交税,不然,我们哪能有今天的日子?”

听到冯田提起燕王,同行的几个汉子都停下脚步,你一言我一语地接了话头。

刘老三抹着眼角道:“可不是,那时候地里收的粮食刚够交租,娃们冬天连件厚棉袄都没有,哪像现在,还能给娃扯新布、吃上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