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所有人都知道李缘出来玩了,但行踪不是实时公开的,不然他会被闻讯而来的百姓给堵死在路上;往往都是他离开那个县一天后,当地百姓才知道李缘来过。
但这是百姓们,对于当地官员们来说,他们总是有情报优势的。
前方的官员只有十几个人,还没有走过来,停在远处等着,看来这县令还算有点脑子。
“让他们回去,准备晚上吃饭就行。”
李缘说。
两刻钟后,饭食好了,李缘看着木桶中那一条还没有小拇指长的小鱼,默默收了工具。
车队内有一辆马车,是一辆可以展开的露营车,还有脚撑固定,原本长宽不过两米多的马车车厢,展开后已经达到了五米多,里面餐桌、木质沙发一应俱全。
当科学院出现后,秦国虽然材料学还没进步多少,但能造的东西却多了许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种可以展开的平台车,如果不看下方的木质车轮和悬架,哪怕放到后世去都没什么违和感。
李缘走过来时,颜花已经给他拿好了碗筷。
周围,其他士卒就没这个待遇了,各自盘坐在地;但作为国师的亲卫队,他们的伙食开得相当好,车队中有三辆马车上装的全是吃的。
不远处,时不时就有一些路过的百姓,但大多也只是远远的看两眼,没有谁细看。
别的不说,就这一百多号军卒护卫的配置就知道是个大人物。
但有个少年模样的人似乎有点例外。
他站在路边上,无视了凉亭里几个站岗的士卒那越来越不善的眼神,看向他们后方的那些人。
“小娃子,你干什么?”
看到这小子还想走过去,两个士卒立刻拦在了他面前。
少年挠了挠头:“能不能让我跟国师说几句话?”
“什么国师?”一个士卒还想否认。
少年翻了个白眼:“我不会说出去的,你就不能帮我带个话吗?见不见也是国师的事啊!”
几个士卒都盯着他,似乎想看出些什么。
队伍里没有悬挂任何旗帜,国师吃饭的地方还有帷幕拦着,这小子怎么看出来的?
不等他们拒绝,已经吃完饭出来散步的李缘就主动朝着这边走了过来。
“怎么回事?”李缘叼着牙签问道。
少年顿时拱手一礼:“草民董翳(yì),见过国师!”
李缘有些愣神,这名字……怎么有点耳熟?
“你怎么知道是我?”
凉亭里,看着正襟危坐、一举一动都有些秦军士卒模样的董翳,李缘终于想起了他是谁。
“家父被派去齐地做官了,我要去探亲,所走之路与国师的出游之路几乎重合;之前县城就有国师的消息,这边虽然没有,但看到这般侍卫仪仗、尤其是那个复杂的马车,草民就猜测是您了。”
他虽然坐得有些板正,但说话却显得有些轻松,还有些欣喜,唯独没有紧张。
“你是哪人?”李缘问道。
“北地郡。”董翳说:“家父曾经是秦军的一员,跟随第八军出西域作战,今年第八军被派往齐地改建海军,家父……有点晕船,这才离开了军队在齐地一城当了一个小官。”
说到这,董翳有些不好意思。
李缘顿时恍然大悟,应该是他爹教过他秦军内部的一些坐姿和训练方式,董翳自己也照着练过。
“你想参军吗?”
“以前想。”
“什么意思?”
“若是以前,在下只有参军才有出路,可国师您出现后,出路不止一条了。”董翳真诚道:“以前我家乡每年冬天都会冻死人,但如今再无人冻死,这都是国师您的功劳。”
李缘摆了摆手,对此不以为意。
“那你想干什么?”
“先去我爹那,看能不能出海。”董翳沉默了一下:“我想跟国师提个意见,不知可行?”
“你先说。”
李缘来了兴趣。
“我听说科学院正在打造海军的大船,也会把一些造船技术公开,让百姓也能更方便的出海?”
“对,主要是对渔民的。”李缘说:“渔民对国家的海防有大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