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野史和阴谋论,那就纯属是牵强附会了。
比如,清初的《明史》的主编毛奇龄在他编写的野史《胜朝彤史拾遗记》里说,朱棣北征,驻扎在榆木川,有一天晚上梦到了朱元璋责备他,醒来之后心中不安,然后就生病了,几天之后就死了。】
...
“什么玩意?这些建奴的跪族文人,还能再扯淡一点吗?”明成祖朱棣冷哼了一声。
..
“这个说法,倒是没有什么阴谋论的味道,还行。”唐太宗李世民说道。
...
【被雷击吓死一说,则是来源于明末学者谈迁私人编写的编年体史书《国榷》,里面说民间传言,有雷霆击打在奉天殿,吓到了朱棣,朱棣就病死了。
但这种说法时间地点什么的,和其他的各种正史野史的时间地点都对不上,因此属于是信不了一点的。】
...
“呵呵!”朱棣冷笑了一声。
...
【被仙丹或者仙药毒死,出自清初史学家谷应泰编写的《明史纪事本末》。
里面说,朱棣晚年也迷上了修仙,北征的时候还带着道士丘玄清,让他自己炼药吃,结果吃坏了身体,死了。
这就是纯野史了,因为丘玄清在永乐年间已经死了。
并且,虽然《明史纪事本末》这个名字看着比《国榷》更正,但其实价值没有《国榷》高。
虽然国榷也有一些前后矛盾或者疏漏的地方,但整体来说,还是比较好,比较严谨的,研究价值很高。
而谷应泰在写《明史纪事本末》的时候,也参考了《国榷》,但其中也夹杂了不少的野史,并且他还极力的避免写到明清之间的矛盾。】
小主,
...
“呵呵,满清的文人,真是一点膝盖都没有啊,读书人不整天都说要秉笔直书吗?膝盖呢?骨头呢?跟你讲道理,你就偏偏要摆出一副不怕死的样子,不跟你讲道理,改讲刀子了,立马就跪下了?”
明宪宗朱见深很是轻蔑的嘲讽道。
...
“那不是我们,我们才不怕死,那是那满清的文人才怕死!”
“就是,只有满清的文人才怕死!”
...
一时间,也不知道是哪个时空的一个读书人冒了出来,出现在了天幕上。
结果各大时空的许多读书人都纷纷的附和,全都朝着满清的文人开炮了。
搞得清朝各大时空的许多读书人都是浑身颤抖,你你你的说不出个完整的话来。
...
【被太监毒死,这个说法那就距离朱棣的时期更远了,已经不是明末清初了,而是到清末了。
根据不知道作者是谁的清末野史《明亡述略》,说朱棣性格多疑,在北征期间属于是张飞上身了,多次责备太监马云,导致马云害怕,把朱棣给毒死了。
这个也是纯属扯淡了,首先马云是朱棣的亲信太监,并且在之后也受到仁宣的信任重用,况且这说法还没有任何的证据或者线索指向,属于是比阴谋论还离谱了。
阴谋论好歹是借助已有的资料,然后瞎编的,就像咱们前面说的,因为皇帝和大臣有矛盾,所以皇帝必须死,因为皇帝不听大臣的,所以皇帝必须死。
这好歹那个“矛盾”“不听”的事情是有史料记载的,而这个“多次责备太监马云”的事情,就这个野史这么说,其他地方都没看到。】
...
“啊,气死咱家了。”
明成祖时空,太监马云火冒三丈,然后赶忙就跪下了。
朱棣摆手道:“起来吧,不用说了,这朕也不会信的。”
...
【而至于被蒙古刺客或间谍行刺而死,则是没有任何书本说这事,属于是民间传说了。
那么,被文官集团弄死呢?
那也是扯淡的事情。
还是咱们说的那句话,在这些阴谋论患者的嘴里,只要有矛盾,有冲突,那就绝对不能调和,不能商量,不能妥协,反正必须是皇帝死!
那他们编造这些故事的证据呢?
首先是矛盾确实存在,但这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矛盾。
就像那个伟大的人说的,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一切事物的发展都存在矛盾,一切事物发展的过程中都存在矛盾。
而且对立和统一同时存在是宇宙一切物质,一切事物的规律。
所以,要是按照阴谋论患者想的那样,一有矛盾就把对方往死里干,那这个世界不得彻底乱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