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有机会除对手,蔡瑁怎会放过。
黄祖一死,荆州四大士族——蔡氏、黄氏、蒯氏、庞氏,就只剩三家。
庞氏不掌兵权,子弟也少任要职。
但庞氏在士林影响力最大,当年刘表数次请庞德公出山,他都避而不见,始终保持隐士姿态。
如今段羽入主荆州,庞德公虽仍不出仕,却让子侄庞统进段羽幕僚府任职,变相表庞氏依附态度。
说来,这都得益于段羽“荆州事,荆人治”的政策。
让本土士族看到希望,知他不赶尽杀绝,才纷纷归降。
也正因如此,段羽才能迅速稳定荆州局势,没让战乱再蔓延,百姓也得以暂避战火侵扰。
段羽声音打断蒯良思绪:“他是吓是真降,都与本王无关。不用打长沙省麻烦,但他不适合再当太守。”
他顿了顿续道:“传信刘磐,念他归降诚,任南郡太守,让他即刻回襄阳赴任。”
语气平淡却不容置疑。
在段羽看来,刘表必须死,他是荆州旧主,只有除他,才能彻底清残余势力,稳自己统治。
但刘磐不同,只是刘表侄子,无足轻重。
杀他会让想归降的人寒心,留着能做表率,显自己善待降者。蒯良又拱手,恢复沉稳:
“王上,刘磐信中还提了孙坚之子孙策。”
他垂手立着,等段羽进一步询问。
听到孙策名字,段羽缓缓回身,走到案几后坐下,手指轻敲案面:“哦?孙策?详细说。”眼中多了丝兴趣。
孙策的名字他早有耳闻,传闻此人勇冠三军,颇有其父孙坚之风,是个不可多得的将才。
蒯良点头应道:
“刘磐说,多日前孙策和周瑜去临湘。
刘表曾答应孙坚,战后割长沙、江夏,他俩去接管。”
“他们人呢?现在何处?”
段羽追问,身子微微前倾,想知道这两位人才的去向。
蒯良简洁答道:
“跑了。”
字虽短,却透着意外,也让段羽的神色多了几分玩味。
段羽挑挑眉,嘴角勾出玩味笑:
“跑了?这字用得有意思。”
他倒想听听,这两人是如何跑掉的。
蒯良立刻解释:
“刘磐想留孙策、周瑜献王上,可黄忠因他俩救过其子,提前透信,两人连夜逃,黄忠也随走了。”
孙策、黄忠、周瑜,这三个人竟然走到一起?
段羽心中不禁感叹命运奇妙,这组合倒有些出人意料。
刘磐在信中说得简单,但段羽深知,事情恐没那么简单。
孙策和周瑜皆是人中龙凤,绝非易与之辈。
刘磐要留他们本非难事,而黄忠作为刘表麾下中郎将,忠心耿耿,怎会冒背叛风险放走两人?
段羽稍加思索便懂关键:刘磐想留两人邀功,可黄忠告密让计划落空。
日后传开,黄忠是“背锅侠”。
以刘磐性格,怎会轻易让黄忠安然离去?
恐怕黄忠随走,背后有刘磐默许甚至推波助澜,对刘磐百利无害。
不过这都无所谓了,孙策、黄忠、周瑜虽都是难得人才,但如今势单力薄孤掌难鸣,翻不起大风浪。
等来年开春,自己稳定长安局势,再回过头收拾他们也不迟,现在没必要为这点事分心。
段羽摆了摆手,语气淡然:
“无妨,这些细枝末节不用纠结,跑了就跑了。
孙坚已死,孙策没根基,翻不了天。”
顿了顿,他话锋一转:
“荆州事差不多了,本王要回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