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月县并不是什么大城,城内生活的百姓也不算多,来来往往的百姓大多身躯瘦弱,孩童也大多是面黄肌瘦的模样,与李明远在夏国最后那几年看到景象何其相似?
唯一不同的是,在夏国末年的那几年,李明远看到的百姓脸上大多都是麻木之色,反观如今看到的百姓,虽说人人皆一副营养不良的模样,可李明远却能感受到他们脸上那发自内心的笑容,也能感受到他们内心对未来是充满希望的。
而造成如此差别的原因也很简单,以前在夏国以及白莲教统治之下的时候,越州百姓不仅没有属于自己的土地,还需要承担朝廷的剥削,各种徭役以及沉重的赋税压在百姓头上,这让他们根本看不到未来,每天都需要为生计而发愁。
而如今……
虽然越州百姓仍然贫苦,可他们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土地,还种上了来自陈家村的高产粮种,他们可以在属于自己的土地上进行耕作,用汗水换来粮食,靠着勤劳的双手养活一家老小……
总之,如今的越州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百姓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一日好过一日,因而即便日子清贫,百姓们的脸上也能看见笑容,不复曾经的麻木和死气沉沉。
马车继续前行,不多时便来到了一处精美的建筑前,看到这栋建筑的李明远立即对驾车的李桥道:“李桥,停下。”
“好。”
马车停下,李明远在李桥的搀扶下走出马车,望向前方的郑宝楼。
当初选择投资杨峥的郑青如今得到了丰厚的回报,如今的郑青虽然官职并没有提升,可生意却是越做越大,郑宝楼不仅开到了青州全境,还以青州为中心,向着九州逐渐扩散,如今在越州、凉州、幽州、京州都能看到郑宝楼的存在,民间甚至有人将郑氏商行称为天下第一商行,可见如今郑家的生意规模有多大了。
而眼前的这座店铺,不出意外应该是刚刚开办不久的郑宝楼,得益于郑氏商行的名声,这座郑宝楼虽然刚刚开业,但生意却是十分不错,站在门外,能看到这座郑宝楼内不断有人进出,这些人中有穿着布匹的升斗小民,也有穿着儒衫的读书人,还有锦衣华服的富人……
“咦?”
却在这时,将一名客人送出郑宝楼的掌柜万罗注意到了李明远二人的存在,眼中闪过一丝诧异之色,快步上前,恭敬的问道:“您是李明远李相?”
“你认得老夫?”
“李相之名在九州如雷贯耳,我如何会不知?”
掌柜万罗笑着说道,他之所以认得李明远,当然不是因为李明远九州闻名,而是因为李明远乃是家主郑青的老师。
小主,
早在当初李明远离开陈家村之时,郑青便吩咐过九州各地的郑宝楼掌柜,让他们若是遇到李明远务必好好招待,并且将李明远的画像送到了九州各地郑宝楼掌柜的手上,以便他们能够认出李明远。
“李相远道而来,务必给万某招待一番的机会。”
万罗满脸热情的将李明远二人迎进郑宝楼内,吩咐店内伙计送上茶水,而后与李明远二人闲聊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