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呈上来给朕。”朱祁镇道。
打开奏折一看,朱祁镇看了良久,最终吐出几个字:“樊忠……做得对。”
众人疑惑不解,纷纷看向皇帝。
朱祁镇缓缓将奏折放下,看了一圈众人道:“国以民为本。山东南直隶水患,灾民数十万,若处置不当,动摇的是朕的根基。西征……来日方长。”
闻言,这些文臣大大舒了一口气,连日来悬着的心也放下了,只要西征暂缓,他们就有余力腾出手赈灾重建地方,兴修水利了。
但是,皇帝下面的话又让他们刚放下的心提到了嗓子眼:“诸位,自帕米尔高原以东如今已尽归我大明,下面商量商量该如何办吧。”
内阁和六部的大臣面面相觑,能怎么办,在他们的认知中那地方的沙子多的比大明的粮食还多,鸟不拉屎的地方收回来又有何用?是能种出粮食还是能为大明增添赋税?
“皇上,西域重归汉家治下确属可喜可贺,但西域土地贫瘠,人口稀少,汉胡杂居,且地域广袤,若是设州府管理,恐怕朝廷力有不逮啊。”王直起身道。
“臣不以为然,”李贤起身道,“西域虽然人口稀少,土地贫瘠,但却是陆路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朝廷若是设州府、迁流民,兴修水利,不出五年,西域必然大兴,到那时西域不仅不用朝廷补贴,还可源源不断的为朝廷增加赋税。”
说着,他上前一步又道:“皇上,臣建议朝廷应在哈密、吐鲁番等水源充足之地,择一地设置定西都护府,并选派流官教化治理地方,如此方可真正将西域融入我大明版图。”
他的建议也正是朱祁镇所想,没等其他大臣说话,朱祁镇一锤定音,就将此事敲定了下来。
若是让这些人七嘴八舌的讨论下来,没个十天半个月他们还真讨论不出一个结果出来。
定下了调子,下面就是选人了。
朱祁镇其实很想沿用后世新疆建设兵团的法子来治理现在的西域,虽然能在短时间内将西域的汉族人口迅速增加,可西域现在的现实情况却又不允许这么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至于迁徙人口,这倒是可行,这些年来,经过他的土地改革,百姓手中有了自己的土地,中原地区的人口是越来越多,大有土地不够分的趋势,尤其是河南人口几乎比宣德年间的人口膨胀了一倍有余。
当时就有大臣建议朝廷往人口稀少的辽东等地迁移人口,但被朱祁镇给否了。
经过数日的商讨,最终一份治理西域的方案出炉了:
首先改西域为新疆,鉴于这个时代新疆实在太大,几乎没有道路可言,为了便于管理,于是将新疆划为南北两个省,选派熟悉边疆事务的官员担任布政使等职,这些官员均为流官,任期五年,干的好的,可被调回内地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