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6章 暗中使绊

襄阳城内,刘琦得知刘备粮道被断,又遭曹军伏击,心中彻底绝望。城中粮草日渐匮乏,百姓怨声载道,守军纷纷逃亡,再坚守下去,只会城破人亡。

当晚,刘琦来到父亲的病榻前,看着昏迷不醒的刘表,泪如雨下。他知道,自己已经没有选择了。

第二日清晨,刘琦打开襄阳城门,率领城中文武百官,向曹操投降。曹操率领大军入城,秋毫无犯,安抚百姓,又派人照料病重的刘表。

进入襄阳城后,曹操立刻下令寻找刘表的次子刘琮。原来,刘琮在蔡瑁叛逃后,便被蔡氏族人裹挟,躲藏了起来。蔡瑁得知后,主动请缨,找到了刘琮,并将他带到曹操面前。

曹操见刘琮年幼懦弱,心中不以为意,却还是假意安抚道:“你父亲已逝,襄阳已归我所有。你放心,我定会善待于你,封你为列侯,安享富贵。”

刘琮吓得瑟瑟发抖,连连叩首谢恩。

平定襄阳后,曹操大军休整三日,便下令进军江夏,追击刘备。此时的刘备,在失去襄阳的依托,又遭粮草断绝、兵马折损的打击后,已是穷途末路,只能率领残部向江夏方向逃窜。

蔡瑁率领水师,沿汉江一路追击,凭借对水域的熟悉,数次截击刘备的船队,给刘备造成了极大的损失。刘备麾下的士兵死伤过半,粮草殆尽,处境十分艰难。

在当阳长坂坡,曹操的精锐骑兵追上了刘备的残部。一场激战过后,刘备的军队彻底溃散,他只率领诸葛亮、关羽、张飞等数十人突围而出,逃向江夏。

经此一役,曹操占据了荆襄大部分地区,声势达到了顶峰。他在襄阳城设宴,犒赏众将。宴会上,曹操举杯向蔡瑁道:“公衡,此次平定荆襄,你居功至伟。若不是你献图投诚,协助整顿水师,我军也难以如此顺利。我决定,封你为汉阳侯,领荆州水师大都督,掌管荆襄水域所有水师,如何?”

蔡瑁连忙起身,跪地谢恩:“谢丞相厚爱!蔡瑁定当肝脑涂地,效忠丞相,永不背叛!” 他心中狂喜,多年的隐忍与谋划,终于换来了今日的富贵与权势。

然而,蔡瑁没有注意到,曹操在举杯饮酒时,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冰冷。坐在一旁的贾诩、程昱等谋士,也纷纷对视一眼,面露深意。他们都清楚,曹操向来多疑,蔡瑁虽是有功之臣,但他叛主投敌的行径,终究难以让人完全信任。今日的封赏,既是嘉奖,也是试探。

宴罢,曹操回到府中,贾诩悄然前来。

“丞相,蔡瑁虽有功,但此人反复无常,不可不防。如今他手握荆州水师大权,若是日后有异心,恐为祸患。” 贾诩躬身说道。

曹操点了点头,沉声道:“文和所言,我岂能不知。蔡瑁此人,利欲熏心,今日能叛刘表,明日便能叛我。不过,如今荆襄初定,水师还需他打理,暂且不宜动他。待江南平定,天下一统之日,再做处置不迟。”

贾诩道:“丞相英明。但也需早做防备,可暗中派遣亲信,监视蔡瑁的一举一动,防止他与荆襄旧部勾结。”

“嗯,此事就交给你去办。” 曹操吩咐道。

贾诩领命而去。曹操站在窗前,望着襄阳城的夜色,眼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荆襄已定,下一步便是平定江南,剿灭孙权、刘备,一统天下。但他也清楚,前路并非一帆风顺,江东孙权雄踞一方,麾下人才济济,又有长江天险可守;刘备虽屡战屡败,却始终百折不挠,身边还有诸葛亮这样的奇才相助。想要一统天下,还需付出一番不小的努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而蔡瑁,这位立下大功的降将,究竟会成为他一统江南的助力,还是潜在的隐患?曹操心中没有定论,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此时的蔡瑁,正沉浸在封侯拜将的喜悦之中。他回到自己的府邸,看着满室的金银珠宝,想着自己如今的权势,心中充满了得意。

烛火在蔡府的暖阁中跳跃,将满室的珠光宝气映照得愈发璀璨。蔡瑁摩挲着腰间新赐的鎏金虎符,指尖划过冰凉的纹路,嘴角的笑意始终未减。他端起案上的玉杯,琥珀色的酒液晃出粼粼波光,映出他眼底深处难以掩饰的野心。

“父亲,曹操虽封您为镇南侯,却始终让文聘接管了水师兵权,这恐怕……” 儿子蔡中推门而入,眉宇间带着几分忧虑。他身形瘦削,眼神却颇为锐利,显然比父亲多了几分审慎。

蔡瑁将杯中酒一饮而尽,重重搁下玉杯,发出清脆的声响:“慌什么?文聘不过是匹夫之勇,那水师上下,哪个不是我蔡家旧部?曹操初定荆襄,根基未稳,少不了要倚重我等本土势力。待他挥师江东,水师终究要交还给我统领。” 他站起身,走到墙边悬挂的荆襄舆图前,手指在长江流域划过,“江东孙权小儿,仗着长江天险嚣张跋扈,可他哪里知道,这江水的深浅、暗礁的位置,我蔡家了如指掌。只要曹操用我,攻破江东指日可待!”

蔡中仍有些不安:“可听闻曹操对您并非全然信任,今日议事,贾诩那老狐狸看您的眼神就颇为不善。还有刘备麾下的诸葛亮,据说能掐会算,若是他们暗中使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