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等。”李世民却叫住了他。
李复脚步一顿,心里咯噔一下,难不成又要出什么幺蛾子?
“南洋新贡上来一批上等的珍珠,取一些回去。”李世民说道。
说着,李世民示意王德去取。
王德躬身应声。
去到偏殿,取了一盒子珍珠回来交给李复。
李复手忙脚乱地接住木匣,打开一看,里面是数十颗圆润饱满、光泽莹润的珍珠,每一颗都价值不菲。
愣了一下,随即眉开眼笑:“哟,多谢二哥!您这可真是……雪中送炭啊!”
今年节礼还琢磨着送点什么呢,这下好了.......
过节送礼不就是这样嘛,倒腾来倒腾去。
“少拍马屁。”李世民笑骂一句,“滚吧。”
“哎,这就滚,这就滚!”李复宝贝似的抱着木匣,麻利地退出了两仪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院有院长了,学生支援西部有好处了,钱也有着落了,还拐带了一盒子珍珠。
赚麻了。
走出宫殿,掂量着手里沉甸甸的木匣。
李复满脸笑意。
该哭穷的时候就得哭穷。
王府有钱,但是也不是什么钱都能乱花的。
花的好,大家还是一家人,花不好,下场就跟沈万三没什么区别。
你什么身份?你敢花这份钱?!
李复回到泾阳王府后,写了一封信,让手底下的人送去书院,送到了陆德明手中。
太上皇可是说了,这事儿定下了,可以先透露风声,等到明年他在书院正式以院长的身份露面。
虽然没有想明白太上皇是怎么考虑的,但是没关系。
自己一个人琢磨不明白,书院里还有两个聪明人呢。
次日,李复去了英国公府。
如今老丈人还在阔水收拾烂摊子,来长安之前,自家夫人可是叮嘱了,要去英国公府看望母亲。
李复带了些礼物,怀里揣着自家夫人写的家书,便到了英国公府。
将书信交给丈母娘,又跟丈母娘聊了一盏茶的功夫。
“岳父大人在前方可送了家书回来?”李复问道。
英国公夫人点头。
“是派人送了信回来。”
“他去到那边,差点跟党项打起来,不过,好在赶上了,迅速稳定了局势,把李道彦给绑了。”
说起来,英国公夫人也有些担心。
“李道彦毕竟是宗室,他父亲也是为大唐立下了汗马功劳,你岳父此举,得罪人啊。”
李复无奈摇头。
“这倒用不着担心,李道彦办的事儿不实在,绑了他,消了党项人的怒火,在前方即便是做的再过分,也要做,要给人家看。”
“至于到长安之后,如何处置,那是陛下的决断,岳父大人也只是按照朝廷的旨意办事。”
“照我说,岳父他已经很顾全李道彦了,如果不拿着李道彦当回事,他早就应该回长安,而不是在路上磨磨唧唧的到现在。”李复解释着:“因为李道彦回到长安之后,能不能保住一条命都是两说。”
“在路上拖延一些时间,事缓则圆,让陛下先把心里的火气消一消,而后再见到李道彦,不至于一怒之下当场就把人给杀了。”
英国公夫人闻言,手中的茶盏轻轻一颤,若有所思地点头:“原来如此...”
“不过,如此行为,旁人岂能看不出来?”
“陛下不会心生不悦吗?”
李复笑道:“放心,阔水那边,天气冷的比咱们这里要早,早就下雪了,长安这边,前段时间不也下雪了,路上风雪,耽误了行程,也是理所应当。”
“不过,也只能拖延个半个来月罢了,离着长安,也不远了。”
一边是尽力保一保李道彦,毕竟是宗室功臣之后。
一边也要安抚党项。
自家老丈人这活儿接的,难呐。
只是事情再拖,路程再远,总归有到长安的一日。
还未等李复离开长安,李道彦就被押解进了长安城,一同前来的,还有党项的使者。
拓跋赤辞没有发兵攻打阔水的大唐驻军,但是这件事,党项那边也不会就此揭过去,所以拓跋赤辞在见了李绩之后,也算是退了一步。
东西归还了,朝廷的赏赐给了,最重要的,还是要严惩李道彦。
因此拓跋赤辞就派了使者跟着一块到了长安。
党项跟大唐对上,能取一时之胜利,可是从长远上看,党项敌不过大唐,拓跋赤辞也不想党项的地盘成为大唐新的都护府。
李复在长安把事情办完之后,带着人回庄子上,正好就在朱雀大街上碰到了从西边回来的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