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9章 骤变(二十七)

“臣附议。”立刻有人站起来跟进,继而殿内越来越多的人站了起来附和。

原本满腹委屈的昌国太夫人吓了一跳,可是想到弘治帝死了,她的外孙要做皇帝了,立刻恢复了胆气“你们这群老不死的,就是见不得我们好。如今我女婿刚死……”

“请昌国太夫人自重。”事已至此,跪在都察院左都御史戴珊身旁,原本打算不吭声的刘健不得不起身道“左右,请昌国……”

“你算个什么东西?”昌国太夫人看向太子“照儿……”

“请昌国太夫人自重。”这时更多原本打算冷眼旁观的文官也纷纷站了起来“监国太子乃是储君,身为臣下,哪有直呼主君名讳的道理。”

小主,

此刻跪在地上的郑直心里咒骂,果然那啥大没脑;果然脑袋长在那啥上了。却打定主意,不闻不问,两边俺都惹不起。反而开始琢磨金氏刚刚讲的那话,心头一跳。该不会题本已经明发了吧?余光扫了眼那一堆驸马的位置,果然没有瞅见隆庆长公主驸马都尉游泰的身影。

太子心中对昌国太夫人大闹父皇灵堂,同样错愕,惊诧,厌恶,愤恨。好在并没有失去理智,父皇讲过遇事多想。白石也打听来郑直讲过,慢,并不是缺点。‘贵人语迟,敏于行却不讷于言’,反而可以深思熟虑,三思而后行。哪怕啥都想不出,却可以看的更清楚。

于是扭头看向身后。

“郑阁老。”不曾想皇后已经开口了。

“臣在。”郑直起身越众而出,下跪行礼。

“你是内阁辅臣,又掌管天下刑名,到底怎么回事?”皇后第一次审视她的远房亲族。

“微臣从昨日受刘首揆托付处理保国公府抄剳,直至今日鸣钟才进宫,并不知寿宁侯与建昌侯一事。”郑直谨慎道。

“臣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李良参锦衣卫都指挥使兼……东阁大学士郑直,混淆视听,投间抵隙,以事逢迎……”

之前郑直就是弘治帝与内阁厮杀的走狗,如今对方一副置身事外的模样,让人如何相信。立刻有人在毫无根据之下,将矛头指向郑直,反而做出一副成竹在胸,别有内情的模样站出来指责。其实不过是借题发挥,毕竟旁人辛辛苦苦几十年,熬了半辈子都没有入阁。郑直竟然在一年之内就做到了,如今更成了名副其实的内阁大学士。这事成了,就是名利双收,没准可以替补入阁。就算不成,也没啥损失。他是言官,一句‘莫须有’就好。至于‘宪纲’?最多就是罚俸,有刘阁老在,都不用罢职。

“臣附议……”

“臣附议……”

这次响应的竟然比刚刚参昌国太夫人的人还多。

郑直面沉似水,不喜不悲。事情的发展已经脱离了他的预料,那份题本竟然真的发出去了。可正因如此,郑直才决定兵行险着。毕竟相比他为保国公翻案,一赔三同归于尽,这笔买卖更划算。

从今日始,刘健三人就会对他进行真正的打击。底蕴太差的他,与其处处防守,不如自个卖个不是破绽的破绽。将欲取之必先予之,褫夺二张的事多拖一日,这些人在这事上对他打击越大,后边真相大白之时,太子才会越感觉亏欠。当然,郑直必须要想法子熬过真相大白前的这段日子。

太子对郑直的反应相当失望,他不在乎这件事内情,而是在乎对方于此事上的态度。你郑直究竟是做的张家的官,还是俺皇家的官?毋庸置疑,褫夺爵位这种事,只能出自父皇。故而郑直无论有没有参与,都无关紧要,可总要发声啊!偏偏对方却一副逆来顺受的模样。咋滴,没了父皇,面对皇后,面对百官,你郑阁老就不敢吭声了?之前舌战群臣的气势哪去了?

皇后心里同样有气,郑直不过是她扶起来的一条狗。怎么?如今真到用的时候,竟然也跟谢迁一样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