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2章 牛波一不是吹过就完事的

1976步步生莲 方寸山下 1366 字 5个月前

12点20分,歼6爬升到1.62万米高空时捕捉到目标,并迅速接近。在地面的精确引导下,距离大约4公里时跃升至1.75万米高度改平飞行,克服高空缺氧咬住目标。

距离一千五百米时第一次开火,打空了。调整角度拉近距离第二次开火,再次打空。

距离只有230米时,第三次开火准确命中。目标爆炸起火,拖着浓烟栽进了大海。

首次击落美军无人机的英雄徐开通前辈

被击落的BQM-147G

在军博中展出的BQM-147G残骸

有了第一次,后面就简单了……

经过不断的战术总结和经验累积,我们从64年十一月到七十年代后期,一共击落了38架BQM-147G型无人机。

没错,即便是破冰之后,老美军方对于我们的入侵式侦查一直没有停止。

时间往回倒。

随着QM-147G型无人机不断被我们击落,地面人员通过对残骸的收集,逐渐拼凑掌握了相关技术。

京城航院于69年开始,研制我们自己的高空无人驾驶侦察机,并于72年完成原型机试制,于11月首次通过图-4型母机投放试飞成功。

图-4空中放飞无侦-4

随后的几年中,经过不断的完善和改进,实验机各方面的参数已经基本追平了老美的BQM-147G型无人机,甚至部分参数还有所超越。

截止于78年,已经达到了定型量产的标准。

但是,上面一直迟迟没有批准。

为啥?

那玩意基本可以说是一次性的。

不支持实时图传,飞行过程中根据地面雷达引导盲飞。到了目标区域后“闭着眼”一顿客观意义上的瞎拍。

返程后,以小伞包的形式将拍到的底片空投下来。

小主,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落地后能捡回点零件就捡,捡不回来就那么着了。

以老美财大气粗的尿性,大概率是不回收的。即便回收也是出于技术保密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