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4章 不过是个线人罢了

约翰·韦伯……小角色。

南美农场家庭出身,72年毕业于宾夕法尼亚大学,又在纽约大学斯特恩商学院读的金融经济学硕士。

七年学上下来,欠了四万多贷款。

按照协议,毕业后半年开始还贷。百分之五的利息十年期,每月四百多……

76年入职美林公司,在研究部担任工业组助理研究员。78年美林与怀特威尔德公司合并后,转至企业融资部担任FC……就是工作助理。

年薪两万多点,扣除百分之二十的联邦所得税,百分之七点六五的社保,净收入大概一万四千五,每月一千两百来块。

租房扣三百,餐饮扣三百,再扣一百五的交通费,剩余可支配收入四百多块,还完贷款还剩几十块。

能结婚生子,过的还算体面,主要是每做成一个项目都能拿到一笔还算可观的提成。

再就是,从78年中开始,约翰接受了CIA的招揽,多了个“数据采集员”的兼职,每月有两百块的稳定收入。

如果“采集”到有价值的资料,会得到一百到三百,甚至五百的奖金。

工作一点不神秘,说白了就是帮CIA监控领土内大型公司的运转。也可以理解成收集“小辫子”,属于花小钱儿办大事。

就像FBI也想尽办法的将触角向领土外延伸是一个道理。

跳槽至苹果公司,对约翰·韦伯来说,不过是换家公司打工,继续当“数据采集员”而已。

区别在于,史蒂夫给他开出了更高的职位和更高的薪水。如果他能促成苹果公司上市,就能完成从助理到顾问,再到上市公司高管的三连跳。

另外,他的兼职上司告诉他,如果能取得史蒂夫的信任,参与进TU公司的业务,他的兼职费可以增加到每月三百五十块。“采集”到有价值的数据,奖金也会相应提高。

那些不重要。

重要的是,他可以在需要的时候,得到一些CIA的特别回馈。

比如,一些引荐制高级俱乐部的入场券。

相比于单纯的钱财,“回馈”的含金量十足,那是完成阶层跃迁的金钥匙……

诱惑之下,约翰使出了浑身解数,成功打动了史蒂夫。

他很清楚CIA想要什么,为了让自己更加“亮点”,也是为了最便捷的达成史蒂夫的期望,不惜攒拢操纵股价搞内幕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