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9章 女真扣关,朱元璋:我避他锋芒!?

“皇祖父,山海关,宁远,锦州,这是当前朝廷最重要的防线,但每年需要饷银也就是六百万两左右。”

“有了这笔钱,可供边关饷银全力运转五年有余!”

“而一次性能拨出数百万两的军饷,更能大大提振士气。”

朱元璋对于崇祯这番分析很满意,这子孙,还算得上是块可雕琢的璞玉。

“那就先从中先拨出来一千万,送去以充军备。”

朱元璋看完了关于东林党抄家的一些奏疏,就吩咐崇祯。

打仗就是打钱,这一点朱元璋再了解不过。

之前他来崇祯朝,就已经解决过一次边军军饷的问题。

就是卖房赚钱,那一次坑了东林党一大批人。

从这些铁公鸡手里挖出来了不少金银,送到宁锦防线上发了军饷。

现在想想这法子,朱元璋都忍不住要笑,李暄是真损,割韭菜这词儿也挺应景。

话再说回正题。

如今又有了东林党抄家的三千万两银子,足够宁锦防线的军备全力运转数年,这就更好了。

有了这数年时间的余地,崇祯朝就能从泥潭里抽身出来,逐渐扭转局势,转危为安。

至此,总算是把一个濒临淹死的大明,给重回拉回到了岸上。

朱元璋放心了。

崇祯现在对朱元璋的话没有任何怀疑,只管听就完了!

当即就叫来人,安排军饷拨付。

这么点小事儿,他也不用再召开朝议,跟那些臣子商量。

崇祯:“谁有什么话,那就和朕的西厂厂公王承恩说去吧。”

大明朝马上就要蒸蒸日上!

这一切全仰赖皇祖威势!

“对了,皇祖,你之前说的那个李暄怎么样了?”

“您不是说那个人很特殊,之所以能穿越时光,就有他的一点原因?”

李暄之前在崇祯朝这里也有个身份,李贤。

这一点崇祯没忘。

如今大明能挽大厦之将倾,全是朱元璋能穿越过来的原因。

在这一点上,崇祯很乐意打破砂锅问到底。

然而提起李暄,朱元璋大好的心情一下就有些不爽了。

想起来蓝玉敢和他打擂台,还有逆子朱棣破口大骂要去干老本行的话。

“不要提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