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李世民和始皇帝的反应【明天下午两点更新】

复活姜子牙,既能借其 “文伐”之术瓦解权臣异心,又能以 “龙韬 虎韬 整饬军备,正可应对北方蛮夷与朝堂内斗的双重威胁。

指尖划过 “管子” 二字时,朱五六的呼吸变得急促。

想起昨日户部尚书呈上的奏折,国库空虚,连军饷都难以筹措。管仲相齐四十年,推行 "相地而衰征" 富国强兵,设 “轻重九府” 调控经济,甚至以 “衡山之谋” 不战而屈人之兵。

“朕的国库空虚,常遇春要的骑兵,曹操说的粮饷......”

他握紧书卷,若能复活管仲,不仅能解决财政困境,更可借其 “四维八经”的治国理念重塑朝纲,让那些老臣真正明白何为 “礼义廉耻,国之四维”。

“秦之崛起,始于商鞅,成于李斯。”

朱五六抽出《李斯谏逐客书》,烛火将 "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的字句映在他眼底。

想起曹操与常遇春背后盘根错节的家族势力,想起朝堂上那些积重难返的陈规陋习,他冷笑一声。

“李斯能车裂嫪毐,诛灭吕不韦,朕倒要看看,他会如何对付这些跋扈的武将。”

张良的《素书》被轻轻翻开,“”、德足以怀远,信足以一异,义足以得众” 的箴言跃入眼帘。

朱五六记得史书记载,张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以 “下邑之谋”奠定刘邦帝业,更在功成时急流勇退。

“常遇春有勇,曹操有谋,却都缺个能调和各方、指明方向的谋士。”

他将书按在胸口,若复活张良,既能用其谋略平衡朝堂势力,又可借其 “明哲保身” 之道,给那些野心勃勃的臣子上一课。

鬼谷子的《本经阴符七术》泛着神秘的幽光,朱五六翻开时,仿佛有冷冽的目光从字句间穿透而来。

“盛神法五龙,养志法灵龟......”

鬼谷子虽隐居云梦山,却教出苏秦、张仪、孙膑、庞涓等搅动天下的弟子,其纵横捭阖之术,正可用来分化瓦解朝堂上的利益集团。

最后一本《计然篇》在手中展开,范蠡助勾践卧薪尝胆,灭吴称霸后,又化名陶朱公三散家财而富甲天下。

朱五六想起曹操克扣军饷中饱私囊的传闻,想起常遇春麾下骑兵因缺马而战力大减的困境。